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敵後游擊戰的指導方略 十六字訣最先由朱德提出

敵後游擊戰的指導方略 十六字訣最先由朱德提出

在井岡山時期,朱毛紅軍總結出了著名的游擊戰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長期以來,人們都以為這十六字訣是毛澤東發明的,後來黨內改稱為“集體智慧”,由毛澤東總結出來。其實,這個十六字訣是朱德最早提出的。

敵後游擊戰的指導方略 十六字訣最先由朱德提出

朱德怎麼會提出游擊戰的十六字訣呢?這還得從朱德曾在滇軍中的經歷說起。朱德在滇軍中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他在滇軍擔任軍官時,除了參加過討袁戰爭,軍閥混戰外,還曾率部與雲南當地少數民族部落作戰。

雲南、四川等地的少數民族在與力量強大的官軍作戰時,往往採用官軍臨境時先四散躲避、堅壁清野,爾後相機反撲的辦法來對付。用軍事術語講就是:採用游擊戰、麻雀戰,敵強則散,敵弱則襲,敵駐則擾,晝伏夜出,打了就跑,打擊官軍的糧道,斷敵糧源,當官軍疲憊不堪、無法堅持、倉皇混亂後撤時,發起大反攻,大量殲滅官軍。

朱德擔任滇軍軍官與少數民族部落作戰時,領教過這套戰法的厲害,所以,在井岡山時期,他把這套戰法結合具體情況發展成為紅軍對付敵軍圍剿的作戰方法。這就是游擊戰十六字訣的來歷。

朱德在紅軍初創時期,以其豐富的軍事經驗和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為紅軍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大貢獻。奠定了其在紅軍(八路軍、解放軍)中無人能夠撼動的總司令地位。

順便說一下,清朝乾隆年間,曾兩次發動過征討四川大小金川之戰,歷時15年,用兵4萬,連斬、貶、賜死5位總督和封疆大吏,耗資7000萬兩,才使地不足百里、人口不足3萬的大小金川叛亂平息。上世紀三十年代,川軍劉文輝部三次兵伐位於大小金川地區的黑水蘇氏部落,連戰皆敗,以全軍覆沒而告終。大小金川地區的藏族部落對付清軍、劉文輝部採用的就是這套遊擊戰術。解放後,解放軍採用軍事進剿加發動群眾的辦法,最大限度孤立投靠國民黨的藏族部落頭領,歷時兩年,才平定了黑水地區(即大小金川地區)的叛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4lep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