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民俗 >節氣 >

小寒養生 小寒多吃這些身體才健康

小寒養生 小寒多吃這些身體才健康

都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其實過了小寒之後春節也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呢!小寒養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瞭解一些小寒習俗更是必不可少的,你們知道各地小寒節氣的時候都有哪些不同的民俗嗎?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小寒養生 小寒多吃這些身體才健康

小寒養生補腎禦寒食物

在一年最冷的日子裡,人們都說,小寒養生主要補腎養腎,那麼補腎禦寒食療有哪些?補腎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飲食來實現,那麼吃些什麼對腎臟有好處呢,趕緊來看看吧!

、狗肉

性溫,味鹹,除有補中益氣作用外,還能溫腎助陽,故腎陽不足、腰膝軟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華子本草》認為:狗肉“補胃氣,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功。”《醫林纂要》亦云:“狗肉補肺氣,固腎氣。”清代醫家張璐還說:“犬肉,下元虛人,食之最宜。”下元虛者,即腎陽虛弱、命門火衰是也。

二、粟米

又稱穀子、稞子。能補益腎氣。《名醫別錄》及《滇南本草》中都說到“粟米養腎氣。”明·李時珍還說:“粟,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

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曾說:“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明·李時珍亦曾記載:“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慄懸幹,每旦吃十餘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

三、豇豆

又稱飯豆、長豆。性平,味甘,能補腎健脾,除脾虛者宜食外,腎虛之人也宜食用,對腎虛消渴、遺精、白濁,或小便頻數,婦女白帶,食之最宜。《本草綱目》曾這樣記載:“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藥志》也說它能“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和腎虛遺精。”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和健脾的雙重作用。如《本草綱目》記載:“豇豆補腎健胃,生精髓。昔盧廉夫教人補腎氣,每日空心煮豇豆,入少鹽食之。”現代《四川中藥志》也介紹:“豇豆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對腎虛小便頻數者亦宜。

四、牛骨髓

有潤肺、補腎、益髓的作用。《本草綱目》說它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對腎虛羸瘦、精血虧損者,尤為適宜。

五、羊骨

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飲膳正要》認為:“羊尾骨益腎明日,補下焦虛冷。”《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爛,空腹食之。”對腎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最宜食之。

六、豬腎

性平,味鹹。唐·孟詵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髒,治耳聾”。水髒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痠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小寒養生有三防 最冷時節養生有門道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公曆每年1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為小寒節氣。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小寒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進入了隆冬季節。民諺有云:“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日子開始的標誌,民間歷來有“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的古諺。

從氣候學上來說,冬至過後,太陽光的直射點雖北移,但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直射點仍然位於南半球,我國大部地區白天的熱量收入還是頂不住夜間向外放熱的散失,所以溫度就會繼續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熱量趨於相等為止。

小寒民俗

從元代開始,皇宮到民間都時興“九九消寒圖”,該圖上書“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每個字(繁體字)都是九筆。每年冬至節前掛在室內,從頭九第一天開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筆。每填寫完一字,便過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盡。小寒節氣正值三九嚴寒,所以“畫圖數九”的民俗與小寒節氣有著密切聯絡。數九計數,書法描紅,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裡一種不錯的消遣怡情的養生方法。

每個地方的飲食不同,所以民俗也有所不同哦!

南京:吃菜飯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香鮮可口。

廣州: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

天津:吃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小寒重“三防”

1、防寒——要護頭

寒性凝滯,寒性收引”。中醫認為,天氣寒冷,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小寒時節,保暖是第一要務。

小寒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平時要怎麼做才能保證不生病呢?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外出記得帶帽。因為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並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

除頭部外,腹部保暖可以減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瀉等疾病,膝關節保暖也很重要,不宜為了追求美觀而過多暴露膝關節。腳部保暖除了穿厚實的鞋襪,還可以採用熱水泡腳的方法。

2、防燥——內服+外用

內服:除了多飲溫水之外,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如滋補湯品、牛奶、酸奶、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

外部保溼:可以使用加溼器。此外,還可以在暖氣片旁邊放置清水,或將乾淨的溼布放在暖氣片上。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乾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灑乾淨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新增不同功效的精油,還能除菌、添香。

3、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振奮陽氣,固表防感。此外,還可在每日洗臉後用雙手摩擦面部致生熱,可增強禦寒能力。

此外,小寒後天氣寒冷,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能夠增強身體禦寒能力。但小寒節氣的運動要注意適度。一是在日出後才開始鍛鍊,二是準備活動必須要做。還須注意,運動不要練到大汗淋漓,鍛鍊後要及時穿衣,避免寒邪侵襲。

結語:中國自古就有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對應不同的農時活動,所以大家平時瞭解一些節氣常識還是非常重要的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小寒的保健常識和方法對大家能有幫助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insu/jieqi/y3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