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育兒 >

新生兒驚厥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新生兒驚厥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驚厥是大腦皮質功能的暫時紊亂引起腦細胞異常放電。表現為全身或區域性骨骼肌群突然發生不自主的肌肉強直、陣攣性抽搐,並引起關節運動,多為全身、對稱性。常伴有意識障礙。新生兒驚厥常因圍產期窒息、產傷性顱內出血、感染、代謝異常等引起。新生兒驚厥的病因和表現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新生兒驚厥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一、病因

驚厥可僅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放電引起,但這種異常放電可由許多原發性顱內病變(腦膜炎,腦血管意外,腦炎,顱內出血,腫瘤)引起,或繼發於全身性或代謝性(如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鈉)疾病。新生兒驚厥的病因對診斷很重要,是進行特殊治療和估計預後的關鍵,主要病因如下:

1.圍產期窒息

圍產期嚴重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腦病,主要見於足月兒,其臨床特點是意識障礙、張力減低和驚厥。驚厥多在生後12小時左右出現,開始為微小型發作,以後可出現強直性或多灶性陣攣性驚厥。此時常有顱壓增高,窒息更為嚴重的後果是顱內出血。

2.產傷性顱內出血

由於接生技術提高近年來已逐漸少見產傷性顱內出血。因難產或產程延長而致頭部物理性損傷使小腦幕或大腦鐮撕裂,引起大量硬腦膜下腔出血,多見於體重較大的足月兒。通常在生後12~24小時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生後第2~3天出現限局性或多灶性陣攣型驚厥。

3.早產兒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

主要由於室管膜下胚胎生髮基質尚未退化,具有豐富毛細血管,對缺氧、酸中毒極為敏感,易出血。在一次嚴重窒息或缺氧後2~3天,臨床症狀突然惡化,神經系統症狀在數分鐘及數小時內迅速進展,表現為意識障礙、肌張力低下和呼吸節律不整,隨著前囟膨隆或緊張,很快出現強制性或多灶性陣攣性驚厥,出血量多者在1~2天內死亡。

4.感染

以化膿性腦膜炎最多見,大多為生後感染,發病在生後1周以後。臨床表現是非特異性的,驚厥在開始為微小型,以後變為強直性或多灶陣攣性。胎兒在宮內感染風疹、弓形蟲和鉅細胞病毒,可引起胎兒腦炎,若胎內病變持續至出生時,則生後即可出現驚厥。不合並腦膜炎的敗血症也可引起驚厥,可能和心血管功能衰竭、血中電解質和葡萄糖代謝紊亂有關。

5.代謝異常

(1)低血糖:血糖<2.2mmol/L(40mg/dl)為低血糖。常見於糖尿病母親的嬰兒、小於胎齡兒、早產兒和有缺血缺氧及其他應激的新生兒。低血糖多發生在生後3天內,常同時有原發病存在,除驚厥外尚可表現為呼吸暫停、意識遲鈍、肌張力低下和哺乳困難等。低血糖也可由於遺傳代謝病,如:果糖不耐受症、楓糖尿病等引起。

(2)低血鈣:定義為血清鈣水平<1.8mmol/L。生後3天內起病的低血鈣與低出生體重、窒息、母親糖尿病等有關。生後1~2周發病的低血鈣通常不伴有其他疾病,可能由於母親維生素D不足、新生兒腎臟和甲狀旁腺功能不完善以及牛奶餵養所引起的。

(3)低血鎂:常與低血鈣同時存在,也可單獨發生。低血鈣嬰兒用足量鈣劑治療後驚厥仍持續存在時應考慮低血鎂。

(4)高鈉或低鈉血癥:高鈉血癥常因鈉的過度負荷或脫水引起,低鈉血癥通常由於窒息、顱內出血或腦膜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所致。

(5)先天性代謝紊亂:為少見的遺傳代謝病,包括楓糖尿病、苯丙酮尿症、尿素迴圈障礙等。

(6)維生素B6 依賴症:為遺傳性犬尿氨酸酶缺乏,其維生素B6需要量為正常嬰兒的5~10倍。

二、其他原因

撤藥綜合徵、核黃疸、中樞神經系統畸形、色素失禁症等均可在新生兒期出現驚厥。

三、臨床表現

新生兒驚厥常見的是局灶性的,可能難以辨認。遊走性陣攣性肢體抽動,交替性半側肢體驚厥或原發性大腦皮質下驚厥(呼吸驟停,咀嚼運動,持續性眼偏斜,肌張力發作性改變)都是常見的。很少有癲癇大發作。

陣攣性肌肉活動伴肌張力增高和煩躁不安必須與真性驚厥相區別,煩躁不安只有在刺激後才會產生陣攣,握住肢體不動可制止陣攣。而驚厥是自發產生的,握住肢體時仍感覺到肢體的抖動。

四、治療

首先是針對原發病變,其次是治療驚厥。病因治療比抗痙治療更重要。患兒應維持正常的通氣、換氣功能。

看過了驚厥的病因、表現和治療方法後,驚厥確實一種新生兒常見且比較危急的疾病,新媽媽們遇到驚厥時難免手足無措,看過了小編的介紹是不是心中有數了呢?好好照顧寶寶,儘量降低驚厥的發生,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

標籤: 驚厥 新生兒 病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yuer/ery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