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名人養生 >

國醫朱良春高壽粥

國醫朱良春高壽粥

說起養生,人們最信任的還是中醫,它不僅歷史悠久經得住考驗,而且操作也十分方便。那麼國醫養生,吃什麼養生?老中醫師有何高壽粥?

國醫朱良春高壽粥

(朱良春:全國著名中醫內科學家,對內科雜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經驗。2009年6月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我國首批“30位國醫大師”之一。)

一喝70年的“養生粥”

據朱良春回憶,在上世紀30年代末,他隨老師章次公在上海行醫,彼時霍亂橫行,師徒日夜操勞,漸覺體力不支,人也逐漸消瘦。“母親知道後,把綠豆、薏仁、扁豆、蓮子、大棗清洗乾淨,用黃芪浸泡過的水大火煮開,換小火煮40分鐘,再放入枸杞煮10分鐘,煮出來的粥不僅味美,而且能抗疲勞、強體力,我記得吃了幾個月後,精神開始好轉,不再感覺疲勞,這個習慣就保持下來,到現在還堅持每天喝上一碗。”

朱良春解釋說,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的功能正常,則氣血執行正常、精力充沛,而有清熱解毒功效的綠豆是入心經的、帶點苦味的蓮子也正好能夠清心養心;肝藏血,肝經氣血充足則體力強健,枸杞是補肝佳品;脾主運化,承擔消化吸收功能,紅棗、薏仁、扁豆都是健脾的,並有防病抗癌的作用;肺主氣,肺氣足了才會生機旺盛,薏仁補肺清熱化痰的功效非常好;腎藏精,蓮子、薏仁、枸杞都對腎有補益作用。“這幾樣東西合在一起能滋補、調和五臟,使正氣充足、精力、體力旺盛,再加上大補元氣的黃芪,食療效果非常好,而且這個粥方非常便宜,普通老百姓都能夠消費。”

在朱良春看來,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留給身體鍛鍊、休息的時間已經很少,用一日三餐養生、“先發制病”是較好的養生方式。因為“節食可去病”,飲食一定要合理搭配並有所節制。“宴請一般多是肥甘厚重的美食,我是不太參加的,實在推辭不掉,也儘量以素食為主,肥膩少吃一點。”

養生沒有捷徑

“大家都知道金錢買不到健康,但在現實中,人們往往還是希望買到一個大祕方來獲取健康。根源在於老百姓認為維護健康有捷徑可走。這很荒謬,如果真是這樣,古代的皇帝、今日的權貴都更有條件獲悉這個捷徑,他們都該長命百歲了,但事實怎樣?那麼多皇帝中,年過60的都很少,現在的富翁裡,英年早逝的也不少。”朱良春說。

在他看來,維護健康沒有祕訣,就是精神愉快、適量運動、勤於動腦、作息規律、飲食平衡5條,“這5條說來都是老生常談,但真正能持之以恆的很少。”

朱良春認為,情緒困擾是百病之源,精神抑鬱,或過度緊張、衝動、暴怒等情緒波動、失衡,容易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是強烈的“促癌劑”、心臟病的“觸發器”、胃腸病的“腐蝕劑”等。“我常說樂則長壽,神安延年,我想這個道理大家一聽就懂,但是不是真的能把得失看淡、把名利看開,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儘量不懊惱、不煩躁,不為一點小事耿耿於懷呢?

朱良春強調運動,因為“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他經常看到居所附近有老年人鍛鍊,但他從來不去,“一方面是因為我有點懶,另一方面也是怕浪費時間。但不動肯定是不行的。”朱老每天生活節奏比較緊湊,沒有時間去練氣功、打太極拳,為了保持適度的運動量,他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有時候外出活動也騎,他說這是一種不佔時間的鍛鍊方法。後來,由於客觀條件不具備了,朱老又開始每天早晨或晚上做四肢活動的自由操,即左右擺動四肢,用手指梳頭髮,然後兩手擦面部、按摩耳翼,左右緩慢轉動頭頸,這樣5分鐘就能感覺身體變熱,十來分鐘就覺得微有汗意,這樣能使頭目清爽、兩腿輕健,減少面部皺紋,控制頸椎病。

朱良春堅持“每日必有一得”。“我沒什麼嗜好,唯一的樂趣就是讀書。每天晚上臨睡前,我都要回顧自己今天有沒有什麼新的知識和體會,如果沒有,我一定要去翻書看報,直到發現哪個觀點特別好、哪句話特別精彩,我才能酣然入睡。這個習慣我已經養成很多年了,我覺得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填補,讓我不會感覺自己精神空虛,從而心安理得地入眠。”

在朱老看來,現代人開著車、坐著電梯去健身房鍛鍊,胡吃海喝後再尋覓各種保健品、減肥藥,或是以減壓的名義在歌舞廳、酒吧等地流連到深夜等,“這都是不足取的。”真正的養生法則必然是平淡的、樸實的,但又是需要堅持的。“養生沒有捷徑,健康也不可能一朝一夕獲得,全靠自己身體力行、持之以恆。”

嗑藥的晉代人

“茶成為了人神溝通的橋樑,也成為深居宮闈的孱弱貴族,通過這一盞香茗,能嗅到山野的氣息。”

晉代是士大夫的年代,中國貴族最後的黃金時代。他們打不過北方民族,跑到江南,努了幾次力,發現打回去很不現實,再加上江南豐富的物產,優美的環境,可能從心底也不想走了。

所以他們以一種逃離現實的方式生活——拜佛、修道、飲酒、品茗、寫詩、作賦、練書法。自我感覺很是良好,便譏笑胡人沒品味,成天嗷嗷地騎馬射箭有啥意思?沒文化。你看我,皮脆骨柔,身子軟,上炕都費勁,下炕得有人抱,一咳嗽就得震斷倆肋骨,多柔多美呀!你胡人壯得像頭豬,大字不識一個,有意思嗎?

晉代的貴族生下來就是幹部,而且都是高幹,你官二代官三代算老幾啊?人家可是官N代,王羲之一生下來,看見是個帶把的,馬上就是王右軍的官階,你見過他在娘肚裡帶兵打過仗嗎?夠牛吧!晉人的書法無人超越,公認書聖王羲之,那是幾代貴族文化積澱下來的,晉人的駢文是中國歷史上碼字功夫最好的文章,工整優美,晉代貴族反正是有錢有閒,中國文字常用的也就幾千個,他們把每一個字都研究透了,後世無人能敵。

由於地面上打不過胡人,咱就搞天上的,咱就整點玄的,我參禪,煉丹,搞酒局,整茶會,嗑仙藥。比如王獻之著名的書貼《鴨頭丸賦》就是寫吃了丹藥鴨頭丸的感受,其實有點像現在嗑搖頭丸之類,是在精神層面上尋找寄託。

晉代,茶葉逐漸風行起來,在長江流域開始出現有規模的種植園。茶葉被作為貢品獻給朝廷,並開始在客棧,酒肆和飯館出售。公元476年,記載一批餅茶與土耳其人進行交易,可能是中國茶葉史上最早的一次國際貿易。

晉代的貴族也關注到了茶這個植物,發現它神奇的功效,可以愉悅身心,認為它也屬仙藥之類,並把飲茶這件事複雜化、神聖化,讓普通人無法企及,他們開始定製一些精美的銀器和金器作為茶具,用以代表茶主人的品味和地位。這期間典型的代表就是竹林七賢,這幫哥們成天沒事幹,就鑽進竹林搞派對,飲酒喝茶,一天到晚說些不著調的事,聊點八卦,談談裝修月球,反正什麼開心談什麼。晉人飽受三國以來的戰爭之苦,所以要停下來享受生活,茶和茶道就成了他們享受生活的一個巧妙的藉口。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晉代的茶,那就是“禪”。茶成為了人神溝通的橋樑,也成為深居宮闈的孱弱貴族,通過這一盞香茗,能嗅到山野的氣息。

晉以前,待客的飲料一定是酒,晉代的貴族為表明自己的清高,貴族嘛,總是要搞點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東西,酒算什麼呢?滿大街到處都是,尋常百姓家也有。茶,便成了他們招待貴客的飲品。王濛的“茶湯敬客”、陸納的“茶果待客”、桓溫的“茶果宴客”至今仍傳為佳話,但和我們現在想象不同的是——茶,在當時是一種昂貴的奢侈品,而不是咱們現在理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

晉代茶葉的製作和服務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繁瑣的儀式,而且茶葉的栽培和加工過程也具有了嚴格的規定,規定了採摘者、採摘時間、採摘方法以及採摘鮮葉的處理方法。當然不是近日網上傳的,河南那位老總為了恢復傳統工藝,需要處女、C罩杯的漂亮妞為他採茶,不知那位老總需不需要把茶葉放在處女的大腿上烘培出來,還是否加點少女的初潮來為他泡出那又有傳統文化內涵,又有文化底蘊的一杯神奇的仙藥。看來愛嗑藥的還真不僅是晉人!

結語:粥和茶都是中國傳統養生經常提及的2種養生方式,即使是在科學發達的今天,它們仍然受到人們的熱愛。有養生、長壽需求的你,不妨試試吧!(文章原載於《養生雜誌》,作者:周濤,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標籤: 國醫 朱良 高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mingren/1kk6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