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休閒 >世界之最 >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樂譜 原始文字譜的《碣石調·幽蘭》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樂譜 原始文字譜的《碣石調·幽蘭》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樂譜是什麼?《碣石調·幽蘭》據傳是樑代琴家丘明所傳的一首古琴曲。該曲曲調清麗委婉。全曲共分四段:第一段是引子,曲調深沉,有一種壓抑的感覺,節拍較自由;其餘三段是樂曲的主題:第二段與第三段採用了泛音與按音交替出現的音樂旋律,在音色上有較大的變化和對比,體現了作者內心的感慨;第四段的音樂大部份都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調明朗,象徵著光明即將來臨,表達作者通過蘭花的性格看到了一個充滿了希望的未來。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中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樂譜等相關內容。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樂譜 原始文字譜的《碣石調·幽蘭》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樂譜

簡介

《幽蘭》是至今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譜保留下來的琴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譜。十九世紀末,楊守敬先生在日本訪求古書的時候,發現了這首琴曲。

由來一:

據傳是樑代琴家丘明所傳的一首古琴曲,現收錄在《神奇祕譜》中的是唐人的手抄本,記譜年代大約在武則天時期(684-714),是現存最早的古琴曲譜。原譜未署作者姓名,曲名前冠調名“碣石調”,故又名《碣石調·幽蘭》,原曲名後註明:“一名《猗蘭》”,所以有人認為《猗蘭操》即《幽蘭》。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樂譜 原始文字譜的《碣石調·幽蘭》 第2張

吳文光於1979年據《古逸叢書》所刊唐人手抄卷子本文字譜打譜。樂曲共分四段,旋律越出五聲音階正規化,別具一番意趣。

由來二:

據蔡邕的《琴操》記載:孔子周遊列國,卻得不到諸侯的賞識,在從衛國返回晉國途中,見幽谷中茂盛的芳蘭與雜草為伍,觸發懷才不遇之情感,遂寫下這首琴曲,但是否真為孔子所作,頗令人懷疑。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尊奉為「萬世師表」。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禮崩樂壞,天下無道日久之時。時人感嘆夫子是一隻鳳凰,只可惜遭逢於亂世,夫子卻知其不可而為之。他製法度、定禮樂、振興文教,希望謀求一官半職,來施展自己的抱負,然而卻得不到重用。漢蔡邕《琴操》雲:孔子周遊列國,皆不得重用,歸途中見蘭花盛開於幽谷,於是感慨地說:蘭花原是香花之冠,如今卻與野草雜處,猶如賢德之人與鄙夫為伍一樣。於是創作《幽蘭》一曲,來表達自己的無限感慨。

蘭花是一種非常清雅、高貴的植物,生長在深山幽谷之中。然而識者謂為曠世奇珍,不識者目之為野處雜草。雖然如此,蘭花卻能夠寵辱不驚,依然故我。縱使無緣兼濟天下,也能保有生機盎然的一線命脈,雅潔高貴,不同凡俗。

發展

該曲最初是民歌,叫《隴西行》,後來用它唱曹操的詩《碣石篇》,就改叫《碣石調》,再後又用《幽蘭》詩來填配它,便稱為《碣石調·幽蘭》。《南齊書·樂志》記載:“《褐石》,魏武帝辭,晉以為《碣石舞》,其歌四章。”現存琴譜也分四段,與《碣石調》原有四解相同。《幽蘭》最早是“楚調”中的著名歌曲。

賞析

這首傳世古曲,得到後世之人無限喜愛,白居易在聆聽此曲後,曾留下「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的名句。

此曲的曲調十分清麗委婉,節奏緩慢悠揚。譜序中說:「其聲微而志遠。」譜末小注說:「此弄宜緩,訊息彈之。」琴曲的開端是深沉憂傷的。二、三段音色變化對比較大,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無限感慨。末尾以清澈的泛音演奏,明朗豁達,透過蘭花性格,象徵光明將臨。雖然作者有著生不逢時的抑鬱傷感,但卻哀而不傷,如入寧靜致遠無人之境,消歸於內心無限的平和與安詳。靜夜細品,別有一番典雅清淨、悠遠曠達的意境。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樂譜 原始文字譜的《碣石調·幽蘭》 第3張

內容

全曲共分四段:第一段是引子,曲調深沉,有一種壓抑的感覺,節拍較自由;其餘三段是樂曲的主題:第二段與第三段採用了泛音與按音交替出現的音樂旋律,在音色上有較大的變化和對比,體現了作者內心的感慨;第四段的音樂大部份都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調明朗,象徵著光明即將來臨,表達作者通過蘭花的性格看到了一個充滿了希望的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xiuxian/shijie/x9l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