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養生保健 >

常看韓劇謹防變腦殘

常看韓劇謹防變腦殘

很多人不承認看韓劇會影響自己的智商。但是事實上研究發現,經常看韓劇的人心理的確不成熟。韓劇看多了很容易就影響了大家的判斷能力和思維方式。

常看韓劇謹防變腦殘

常看韓劇謹防變腦殘

“劇傻”是指常看節奏緩慢的連續劇可能會影響人正常的思維能力,偶像劇看多,可能變傻。滿是帥哥美女、王子公主的偶像劇,有人喜歡,有人則覺得太幼稚。發表在《媒體心理學》上一項研究指出,偶像劇看多了,的確有可能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和判斷能力、邏輯性等。

“行為同化”:看什麼像什麼

奧地利林茲大學心理學家馬庫斯·艾派勒等人發現,看完一段電視或電影、甚至小說後,人的行為、思考方式等會不知不覺受到影響,與片中的情況趨於一致。心理學家的話不是空穴來風,他們為此做了許多試驗。一項經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僅僅是啟動人們頭腦中“老人”的概念,就會讓這些人在從實驗室到電梯的途中走路速度變慢,這種現象被稱為“行為同化”。

行為同化不僅發生在簡單的軀體運動領域,也會擴充套件到智力行為——另一項研究發現,與那些想象“超級模特”的被試相比,想象一位“教授”的典型行為、生活方式和性格特質能讓人在常識測驗中得分更高。發表在《媒體心理學》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也指出,在閱讀完一段以“愚笨的小流氓”為主角的簡短劇本後,人們在常識測驗中的成績會比那些閱讀中性材料的參與者要差。

實驗的參與者們也完全沒有意識到閱讀一個“笨人故事”和“自己變笨”之間竟然存在著聯絡。不過,悟性高的讀者到這裡也許就會想了——既然讀一小段“笨人故事”都會產生“讓人變笨”的效果,那麼看完一部長達數十集乃至上百集、有著一個傻乎乎還帶著一股衝勁兒的女主角的偶像劇後果真是有點不堪設想。因此,偶像劇中相對簡單化的社會背景,甚至有些“腦殘”的對白,自然影響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行為對比”:想到偉人,就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社會心理學家們不僅發現了“行為同化”現象,也發現了“行為對比效應”。與想象“超級模特”的人相比,想象“一般教授”的人常識測驗得分更高,然而,如果想象的是“超級教授”愛因斯坦,那麼得分反而較低。

研究者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具體的範例(如愛因斯坦)不僅會啟動人們腦海中關於“教授”的固有印象——聰明、睿智,也同樣會促使人們拿自己和愛因斯坦相比較,然後得出“我其實也不怎麼聰明”甚至是“相比與愛因斯坦,我真是太笨啦”這樣的結論。但在考慮一般的教授形象時,則更容易去考慮自己和他們的共同點——比如都上過大學。劇傻:看偶像劇影響正常思維

針對有韓劇迷為看新劇通宵不睡覺,導致工作丟三落四。專家指出:“韓劇其實就是靠著環環相扣的劇情牽著人繼續看下去,看韓劇太投入,或感情上和劇情引起強烈共鳴時,在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可能會影響人正常的思維能力,混淆虛構的劇情和現實。”

心理學家指出,常看韓劇可能導致思維能力下降,並且沉迷任何偶像劇都可能“中毒”。專家提出過度看韓劇將導致兩大惡果:一是讓男人變得女氣;二是讓小孩變“傻”。“看冗長的韓劇包括國內一些情感劇,觀眾通常不需要動腦思考,沿著緩慢的節奏向前進展,人的思維方式也會沿襲電視劇的劇情發展,可能養成遇事情不喜歡動腦的習慣。”

當然,專家也指出到底會不會變“傻”,與個人有關。如果關注其中的積極面,比如劇中人物的奮鬥過程等,也會激勵自己。

變不變“劇傻” 由你決定

最近發表在《媒體心理學》上那項研究則證實了這一猜測。研究者要求一部分參與者在閱讀之後對“笨人故事”做簡單的總結,而要求另一部分參與者在閱讀後特意找出自己和主角的不同之處。結果發現,那些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與“笨主角”的不同之處上的參與者在常識測驗中的表現至少和閱讀中性材料的控制組一樣好。

這樣看來,問題也許並不在於我們看什麼,而在於我們如何去看。比如我們可以一邊“咬定偶像劇不放鬆”,一邊在嘴裡嘮叨“這什麼破編劇啊!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呢!完全沒有邏輯嘛!”也許, 更有不少人從電視劇裡找到了自信——“連這麼笨得女主角都能遇到白馬王子,我至少比她聰明一點吧!”

值得慶幸的是,偶像劇裡並不是只有笨笨的女主角,更多的是關於友誼、夢想、勇氣和愛。我們都曾經和偶像劇中的主角們一起傷心一起快樂一起成長,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電視上的那些面龐太稚嫩,故事太老套,才明白自己也許已經過了偶像劇的年紀。但在偶像劇落幕的那一刻,我們至少回想起自己同偶像們一起成長的歲月。

媽媽日夜看電視 兒子患上自閉症

5歲“啞童”說話只會吐單字

醫生:長久開電視 幼兒“很受傷”

兒子長到5歲,只能吐單字,說不了整句話,到醫院一查,竟是患上了自閉症。

5歲的波波,至今仍無法說出完整句子。上週,媽媽帶著他來到武大中南醫院兒童神經與心理疾病門診。副主任醫師範靜怡發現,波波想喝水時只會牽著媽媽去找水壺,卻不會用語句表達。

據瞭解,波波媽愛看電視,常常一天要開十幾個小時。儘管波波一天只看1個半小時的幼兒節目,可範靜怡認為,波波的病情應歸因於電視。因為研究證實,電視光開不看也有危害。

“對於8個月至2歲的寶寶,就算沒有專注地看節目,電視開著就是一種負面影響。”範靜怡解釋,寶寶周圍充斥著聲音與畫面,佔用了他們與父母交流、說話的機會,一旦錯過這個語言發育期,再訓練補救就比較困難了。

專家強調,自閉症的發病除環境因素外,還與遺傳等有關。專家建議,家中有2歲以內的孩子,開電視時間別超過2小時。

讓孩子不再黏電視的六個絕招

很多孩子都喜歡長時間“掛”在電視機前,大人拖也拖不動,電視怎麼也關不掉。電視看得太多,不但對眼睛極為不利,體能、智力、腦力的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別讓兩歲以下的小孩看電視,至於大一點的孩子,建議只看優質節目。

1.事先訂好規則

先說好規則,可減少爭執和賴皮的機會。週末就和孩子討論下週可看哪些節目,包括看的時間和次數。像吃飯時不能看電視、作業沒做好不能看或是看到幾點就要去做作業,都要事先跟孩子說好。

2.用好的DVD取代

其實,已有愈來愈多的家長髮現電視節目並不能提供孩子有益的內容。他們願意花錢購買或租借優質的DVD當孩子的教學工具。

3.把電視和遙控器藏起來

自從人類有了電視,它似乎就霸佔了客廳最重要的角落,但現在最新的潮流卻要把電視推到最不起眼的角落,以減少它的誘惑。美國“關機聯盟”就不斷倡導,把你們家的電視連同遙控器都一起藏起來。如果不習慣家裡突然沒有電視的聲音,不妨開啟收音機,利用音樂和有趣的廣播節目當家裡的背景音樂。

4.別在孩子的房間放電視

現代人的家裡都會有一臺以上的電視,理由是讓家中不同成員各取所需。但如果在孩子房裡也放電視,只會讓孩子和家中其他成員更疏遠,也會影響他們學習和睡覺的時間。更糟的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或不該看的節目。

5.別把電視當保姆

別因為無暇陪伴,就把孩子丟給電視。相反的,可請孩子來分擔一些家務,比如一起準備晚餐、打掃房間等等。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和孩子變得更加親近了。

6.家長要以身作則

如果不想讓孩子看電視,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關掉電視,花心思創造更多有趣的家庭活動,比如參加各種活動或遊戲、一起運動健身等。更重要的是增加與孩子互動相處的時間。

結語:一幕幕相似的情節,狗血到看一眼就能預知下面情節的劇情。依然會有那麼多人津津有味的看下去,不是大家不會判斷,而是生活讓大家懶得去判斷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baojian/opl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