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藥 >

服用太子參和西洋參區別

服用太子參和西洋參區別

參是我國常見的補品和中藥材之一,人蔘也分很多種。其中太子參和西洋參被人們更為熟知。因此,很多人區分不了兩者的不同。今天就為大家來介紹,太子參和西洋參區別,已經服用兩者的禁忌和要求!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服用太子參和西洋參區別

太子參和西洋參均屬補氣藥物的清補之品,性味相似,都有益氣,養陰作用,皆可用於氣陰不足,或氣陰兩傷而兼有熱象之證候。但二者因藥物來源不同,功能各有所長,臨床應用亦各有所宜。

太 子參又名孩兒參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根。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脾、肺二經。適用於脾、肺虧虛、氣陰不足,唯補力遠較人蔘薄弱,單用必須較大劑量持續服用,才 有明顯效果。臨床上治療體質虛弱而偏於陰虛者,或病後虛弱,倦怠乏力,食慾減少,常與黨參,熟地、白朮、當歸等藥同用。治氣陰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潮熱多汗等,常與五味子、酸棗仁、柏子仁、當歸等藥同用。治療脾氣虛弱,胃陰不足,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體倦無力等,常與山藥、玉竹、谷芽等藥同用。

治陰 虛肺燥,乾咳痰少等症常與北沙蔘、百合、川貝母等養陰潤肺止咳藥同用。治熱病津氣兩傷,口渴乏力,常與生地、麥冬、沙蔘等藥同用。若治小兒病後體弱無力, 自汗多汗,常與黃芪、浮小麥、五味子同用,此外本品配伍白薇、竹葉、麥冬,用於小兒久熱不退,或小兒夏季熱。本品與五味子、酸棗仁製成參味合劑,治療神經 衰弱效果較好。用於痰鬱肺,咳嗽痰多,日久不愈而見氣陰不足, 口乾乏力等症時,可用本品與栝萎及魚腥草、前胡等清熱化痰藥物同用。

西 洋蔘系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來自北美洲,味甘苦,性寒,歸肺、心、腎三經。具有益氣養陰,清火洩熱,生津液等作用。適用於氣陰不足,虛而火盛的證候。如 治肺陰不足,虛熱咳嗽,咳血或痰中帶血等症,常與天門冬、麥門冬、阿膠、川貝母等藥同用。治熱性病或病後津傷,或熱邪未盡而正氣已傷,煩倦口渴,常與鮮生 地、天花粉、麥冬、五味子同用。治胃陰不足常與石膏、麥門冬、牛膝同用。治療津液不足,口乾舌燥可單用本品煎服。對於胸熱便血,可用本品蒸龍眼肉內服,有 清腸止血之功。

太子參與西洋參均適用於氣陰不足,虛而有熱的證候。但益氣養陰,清火生津之力,太子參不及西洋參,故氣陰不足,熱勢不亢者,用太子參。如氣陰兩傷熱盛者,宜用西洋參。對一般輕症可用太子參代替西洋參用。

根據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現在對太子參和西洋參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在日後選用過程中也會有所借鑑。但是,太子參和西洋參也不是隨便就可以服用的,關鍵在於因人而異,因此,如果有需要,還請大家徵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標籤: 太子參 西洋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ao/nm49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