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育兒 >

培養孩子自助入睡好習慣

培養孩子自助入睡好習慣

培養孩子自助入睡好習慣

培養孩子自助入睡好習慣

那麼,科學睡眠時間到底是多少呢?

其實,每一年齡階段對睡眠的時間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新生兒因為腦組織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神經系統的興奮活動持續時間較短,容易疲勞入睡,每天的睡眠時間至少要20個小時;而1週歲左右,睡13至14個小時就可以了。學齡前兒童的睡眠時間通常在12小時左右,小學生需要10小時睡眠,中學生需要9小時睡眠,而大學生或成人則需要8小時左右。

而從每個個體的角度來講,睡眠時間又是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的。睡眠充足與否,首先看孩子早晨是否很容易被喚醒或能自然醒?醒來後是否精力充沛?孩子白天的情緒及行為是否比較穩定?生長髮育是否正常?“以佳佳為例,如果孩子雖然睡得少,但精力充沛,注意力和情緒都很穩定,說明10小時左右的睡眠對他來說已經足夠。”這是專家給出的判斷。

睡眠不足普遍存在

當然,睡眠時間不足在學齡期兒童中的發生率正在明顯上升。

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我國城市少年兒童生活習慣的調查,中國小生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現象。一般說來,現在國小生的睡眠時間是10小時,中學生是9小時。而從生理角度講,青少年在青春期開始會出現一個生理性“節律延遲”,即晝夜節律往後調整了2小時,比如原來晚上9時的睡覺時間可能延遲到11時左右,相應的早晨醒來的時候也會延後2小時。

“但與這一生理調整不匹配的是,中國小生的上學時間通常在早晨8時左右,大多數學生6時30分左右就要準備起床,這勢必導致其睡眠不足。”專家對此憂心忡忡。

另外,課業壓力的增加、課外興趣的學習、夜間娛樂,尤其是電子產品、網路遊戲的普及使得學生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

如何養成良好習慣

科學睡眠不僅與時間有關,更與良好的睡眠習慣有關。

給家長提出3條建議,希望從孩子小時候就應該以科學的方式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入睡習慣,學會自助入睡。

首選,要堅持嚴格的入睡前行為限制。新的入睡前行為規範,應該由父母與孩子很好地溝通,用簡短的語言告訴孩子希望他(她)在睡前做到哪幾點,如睡前不再玩遊戲、不再吃東西、不再看電視等,只要做到這幾點就能睡個好覺。

其次,設定一個合適的上床時間。家長一旦根據孩子的作息時間幫助設定好上床時間,就一定要每天保持一樣,不要輕易改變,這樣可以幫助孩子調整內在的生物鐘。

再則,建立良好的入睡前常規,包括平緩、舒適的活動,如洗澡和入睡前的故事等,儘量讓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入睡。“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完成入睡前常規後,家長應該在孩子還清醒的時候離開。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學會靠自己入睡。”

家長要告訴孩子,會在他睡覺的時候離開他的床或房間,但過會兒會再回來。離開的時間可逐漸延長,期間不要去哄孩子,也不要去跟孩子說很多話。反覆幾次後,就會奏效。

家長還有兩個誤區

兒科門診中,臨床醫生碰到的“睡眠障礙”患兒家長普遍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一是年輕父母十分擔心新生兒在夜間驚醒、哭叫等現象,認為孩子得了大病。其實,這樣的情況在3~4歲以前的嬰幼兒十分常見,不必過分擔心。只需讓孩子避免在白天過度興奮,夜驚的現象就會減少。

二是針對中國小生睡眠減少,家長會採取“睡上一整天”這樣集中補眠方式來彌補。長期使用這種方式會造成晝夜節律混亂,進而產生真正的睡眠障礙,對身心造成影響。

標籤: 自助 入睡 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yuer/mzv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