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 >疾病調理 >

藥膳食療養生 生活中N大中醫藥膳祕方

藥膳食療養生 生活中N大中醫藥膳祕方

生活中,疾病是我們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的,有些人求助於醫院,有些人相信民間的“土方法”,這兩種方法要講個孰對孰錯,我們也只能說各有千秋吧。在這裡小編推薦大家試試藥膳食療養生的方法,讓我們從大自然中的食物入手,自己在家也可以輕鬆健康的養生,這便是現在流行的“食療保健”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些食療養生的小方法!

藥膳食療養生 生活中N大中醫藥膳祕方

1.經常手汗多,手震可否食療

以下食療方療效甚佳

止汗定神茶

預備浮小麥、茯苓各8錢﹐麥冬4錢﹐圓肉1兩﹐北耆2錢﹐去核紅棗6粒。將各物洗淨﹐加水4碗煎至1碗即成。

2.膽固醇高怎麼辦

這裡介紹一個美味湯水,常飲有助降膽固醇

取1斤牛腩,1兩木耳,老火煲4小時,再加一個開邊青檸和西檸,先將汁榨出,皮放湯中略滾加鹽調味再加檸汁,肉味足,湯鮮帶香酸,醒胃。

胃酸多的可免用青檸。

3.秋天覺面板乾燥怎麼辦

秋季女性群體都會出現面板乾燥的現象,很多女性選擇的解決方法是補水,有些人塗抹一些霜來防止乾燥,有些人用一些化妝品來補水,以達到面部的水均衡,這些方法都是既簡單又方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秋季由於風大,灰塵多,我們的面板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保護面板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使用保溼的方式一定要合理,雖然有些方法有助於保護面板,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因為每個人的膚質不同,有些人因為面板不好,經常出現過敏的狀況,若不當使用保溼的方法,很有可能會給自己的面板帶來很大的傷害。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種方法:

如果是體內溼重引起的面板乾燥,下面的湯水最合宜

鱉甲湯

預備鱉甲6兩,生地1兩,土茯苓2兩,銀花1兩,澤瀉1兩,生薏米2兩,茨實2兩。將生薏米、茨實加瘦肉1斤煲滾,藥料用魚袋包好,和洗淨的鱉甲加入一起煲,煲上4小時,飲湯及食湯渣。有滋陰、去溼之效。

如果是體質偏熱引起的,下面的食療方甚佳

涼血海草湯

生地1兩,海草2兩,銀花2兩,豬腱1斤,熬成濃湯,飲用前每碗加魚膠粉效果更佳。

4.中年人要想降血壓防糖尿怎麼辦

由於現在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我們吃的較以前要豐富很多,很多人一上了年紀,就會出現高血壓。人到中年,很多疾病便會隨之而來,高血壓便是其中一種。相信大家對於高血壓這個名詞並不陌生,我們周圍很多親戚朋友可能都會患有高血壓。血壓高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合理的去對待它,降低血壓是很有可能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常識來降低血壓,下面這個方法大家可以試一下:

下列食療方有很好療效,請加嘗試

白背木耳2兩加豬橫利1條,豬腱6兩,先煲2小時,跟著再加油柑子10粒磨茸加入,滾透即成。

油甘子在山上是很普遍的植物,當造時可在街市買到,可放冰格中急凍,用時取出磨茸。此外,把油甘子晒乾也可,幹油甘子拍扁,加苦瓜半個泡綠茶,抑制糖尿功效甚佳。

白背木耳以背白肉黑的為好,腳頭小的更佳。

5.有糖尿病怎麼辦

除遵醫生囑咐外,下面的食療菜式亦值得經常飲用

田螺豬肚湯

預備田螺1斤,豬肚1個,豬橫利1條,淮山2兩,粟米須5錢。將田螺洗淨先煲1小時,再加其他湯料用15-20碗水煲約3小時。

鹹菜豬橫利粉腸湯

預備粉腸8兩,豬橫利1條,鹹菜4兩,另把白胡椒20粒拍碎。同放水中,煲滾之後收慢火再煲2小時即成。

甘菊花油柑子茶

取油甘子10粒,甘菊花3錢,杜仲8錢,用5碗水煲成1碗水飲用。

酸梅鹹湯

用烏梅10粒,山楂肉2兩,杭菊花5錢,豬利1條和豬腱10兩,10碗水煲成3碗湯飲用。

白欖湯水

白欖12粒拍爛,煎水飲用或配其他魚或肉煲湯。

6.心火盛心情煩燥怎麼辦

現代社會發展太快,很多人都會跟不上發展的步伐,每天都有太多的煩心事,心頭就像壓了快大石頭一樣,整個人都會非常的煩躁。雖然我們的壓力都很大,我們也要抽出時間來關注一下自己的身體,身體是革命之本,千萬不要因為煩躁和壓力讓自己倒下。生活中我們可以自己學習一些解壓的小方法,堅持學習一些食療養生的方法,讓自己更健康!

可先預備生薏米2兩,淡竹葉1兩,象牙絲(或羚羊角絲、水牛角絲)3錢,豬潤4兩,瘦肉8兩。先將淡竹葉、生薏米煲上1小時,然後加豬潤片,瘦肉片滾熟,加鹽調味即成。因此湯有清熱去溼降心火作用,故心火盛煩燥者合用。

7.如何能夠減少白頭髮的出現

要想烏髮強身,不妨經常飲用下面湯水

首烏豬腦湯

到藥材鋪買首烏1兩,黃精5錢,熟地5錢,黑豆2兩,黑棗8粒,豬腦2副,用慢火燉3小時。

秋補當時 藥補宜慎

每年立秋後,一些病弱體虛者有在家中自制藥膳的習慣,也有不少商家打出秋季藥膳進補的招牌。然而,中國傳統的藥膳絕不是食物與中藥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中醫辨證配膳理論指導下,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者精製而成的既有藥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強身益壽的特殊食品。如不具醫藥常識而盲目製作或食用藥膳進補,難免會誤入歧途。

藥膳的主要原料是中藥。在四千餘種常用的中藥中,有五百種可作藥膳原料,其中使用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鮮的大約有60味,有天麻、人蔘、杜仲、茯苓、當歸、沙蔘、陳皮、珍珠粉、冬蟲夏草、決明子、天冬、丁香、黃芪、白芍、黨蔘、枸杞子、甘草、麥冬、鹿茸、山藥、熟地、靈芝、首烏等,這些藥材以植物藥為主。

這些“藥食同源”的中藥與食物配伍,應用時都需要遵循中醫理論,使它們之間的作用互相補充,協調一致,否則就會出現差錯或影響效果,中醫對藥膳有著嚴格的禁忌。主要包括藥物配伍禁忌、藥膳與食物配伍禁忌、食物配伍禁忌和疾病忌口等。

根據中醫理論,人的體質可因遺傳、生活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而有所不同,不同的體質在生理、病理、心理上會有不同的表現。製作和食用“藥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辨體施食”,體質虛寒者,不可施以寒涼,素體火旺者,不可更以溫補,只有補其不足,方為雪中送炭。

在藥膳治療中,不僅要講究非食療中藥材的性味,也要注意食療中藥材的性味。一般來講,溫性、熱性的食療中藥,如生薑、大蔥、紅棗、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溫裡、散寒、助陽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寒證、陰證;涼性、寒性的食療中藥,如綠豆、藕、西瓜、梨、荸薺、馬齒莧、菊花等,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熱證、陽證。

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療中藥,如烏梅、石榴等,能收斂、固澀;苦味食療中藥,如苦瓜、杏仁能清熱、降氣、瀉火、燥溼;甘味食療中藥,如大棗、蜂蜜、飴糖,能補養、調和、緩急止痛;辛味食療中藥,如生薑、大蔥,有發散和行氣等作用;鹹味食療中藥,如海藻、海帶等則能軟堅散結;淡味食療中藥能滲利小便,如茯苓、薏苡仁等。

藥膳的烹調,主要以“燉、煮、煨、蒸”為主,最後都可成為“湯”,這樣可使藥物和食物在較長時間受熱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釋放出有效成分,增強功效。藥膳烹調的特點是以藥物和食物的原汁原味為主,做到既具補益作用,又具菜餚鮮美的特點,以誘發人們的食慾,從而達到確切的功效。

“飲食有節”是中醫重要的養生保健原則,藥膳食療同樣應適量而有節制。短期內不宜進食過多,不可急於求成。應根據自身狀況,經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恆,久之定能收效。

結語:以上關於藥膳食療養生的介紹,大家也都瞭解了吧。生活中,我們總是忙於自己的事情,煩家庭,煩工作,很少有時間能夠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這樣很容易讓疾病“乘虛而入”。小編建議大家平時多學一些食療養生的小知識,方便簡單,讓自己在“百忙之中”吃出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yinshi/jibing/36wx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