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養生保健 >

盛夏養生要防過熱過涼

盛夏養生要防過熱過涼

中 暑

盛夏養生要防過熱過涼

北京中醫藥大學谷曉紅教授提示,中暑患者的主要表現是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體溫升高。有的患者還可出現口渴、胸悶、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脘腹脹痛、腹瀉、脈細弱或緩慢,甚至昏迷等。一個正常人的體溫,由腦部的體溫中樞來調節。借排尿、呼吸、出汗來維持體溫的恆定。當環境溫度過高,超過體溫中樞的控制範圍,它就會喪失正常功能,身體反而無法排汗,此時,體溫急劇上升,影響到呼吸迴圈中樞,造成呼吸、迴圈衰竭,出現面板潮紅或乾熱、頭痛、噁心、全身無力、意識喪失、休克等現象,嚴重的甚至死亡。

中暑易發生在悶熱的夏季,特別是在沒有遮陽物的烈日下暴晒,如在田地、工地的勞動者或步行者極易中暑;在高溫(室溫》35℃)環境下從事重體力勞動,如室內溫度偏高而空氣溼度大、通風不良時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也易中暑;體弱多病、過度疲勞、飢餓或患有心、腎、肝臟等疾病的人也是中暑的高發人群

中暑可採用中成藥治療或飲食治療。

★中成藥 藿香正氣水(或丸、軟膠囊等)、十滴水(或膠囊)、六一散、人丹、清暑益氣丸、午時茶,以及外用清涼油、風油精等。

★食療

→綠豆粳米粥 取綠豆50克,粳米100 克,冰糖適量。先煮綠豆,待綠豆煮軟後加入粳米,繼續煮至米熟為止,然後調入冰糖即可。每日一劑,分兩次服食。

→荷葉苦瓜湯 取鮮苦瓜150克,鮮荷葉1張,調味品適量。先將苦瓜剖開後去瓤,再將荷葉洗淨並撕成小片,然後加入適量的水煮湯,加入調味品即可。每日一劑,佐餐服食。

→要預防中暑,谷曉紅說,夏季要注意室內通風,工作服宜寬鬆、顏色淺為宜。高溫作業環境應採取降溫、通風、溼度調節和隔離熱源等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延長中午休息時間;加強個人防護,室外作業戴遮陽帽;合理供應飲料,如含鹽清涼飲料,多吃桃子、香蕉、蘋果、葡萄、西瓜等,因為它們含有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可提高人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而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

空調綜合徵

空調房間與室外的溫差較大,經常進出空調房間,就可能引起咳嗽、頭痛、流涕等感冒症狀。如在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呆得時間過長,又衣著單薄,就會引起關節痠痛、頸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頭昏腦漲等症狀。這就是空調綜合徵,俗稱空調病。

空調病可採用中成藥治療或飲食治療。

★中成藥 藿香正氣水(或丸、軟膠囊等)。

此外,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可有效防治空調病。得了空調病,可去鍼灸門診請醫師做鍼灸治療,引邪外出。

★食療

→風熱表證型(表現為發熱、微惡寒、鼻塞、流涕、咽喉癢、痛、紅、幹、口渴欲飲水、咳嗽痰黃,舌苔薄白、脈浮數)宜選用辛涼發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藥膳。

桑菊浙貝茶 桑葉100 克,菊花50克,浙貝母50 克。將上述原料研為粗末,用紗布袋分裝,每袋15克,每次用1袋,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頻頻飲用。

→暑溼外感型(表現為身熱不暢、微惡寒、汗出而熱不解、頭痛頭重、身重睏倦、胸悶嘔惡、食慾不振、口淡而黏、小便赤短,苔黃膩、脈濡)宜選擇清熱解表、祛暑利溼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及藥膳。

扁豆荷葉粥 扁豆(去莢)15克,鮮荷葉1 張,粳米100克,糖適量。將粳米及扁豆淘洗淨,加入水煮粥。待粥熟後,加入適量的糖,攪拌均勻,趁熱將荷葉覆蓋粥面上,至粥呈淡綠色,棄荷葉,即可食用。

谷曉紅建議,久居空調室內或入夜後,切勿把室溫調得過低,一般將溫度恆定在24℃左右,以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為宜,在這個溫度變化範圍內,人的體溫中樞可以調節自如。裝有空調的房間空氣流速應維持在0.2秒/米左右,如果空氣流速超過這個數值,冷空氣對人體的壓力會大於人體的承受能力,久而久之,就會生病。無論是辦公桌或是居室中的床鋪,都應該遠離空調機。離空調機越近,冷空氣的流速越快,對人體影響也越大。長時間在空調房間工作的人,應備有一些穿脫方便的衣物,以便隨時增添。膝部也可以浴巾、護膝等保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baojian/yw19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