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健康生活 >

夫妻這麼睡覺竟會染這病

夫妻這麼睡覺竟會染這病

有些人常常在床上躺了半天也無法入睡,而有些人一沾枕頭就能呼呼大睡,別,咱先別樂呵,要知道睡得太快或許是某些疾病的先兆!甚至連脾氣突變都要小心!

夫妻這麼睡覺竟會染這病

夫妻“倒頭就睡”別樂呵 睡得快或是疾病先兆

不少人一倒上床就睡著了,看著的人往往羨慕睡眠好,但其實一倒上床就睡著了,說不定是某種疾病的前兆。

“倒頭就睡”不一定是好事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倒頭就睡”、“一覺到天亮”的人常讓人很羨慕,擁有這些“睡覺本事”也往往被視作身體健康。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人從上床準備入睡至腦波顯示進入睡眠狀態,一般需時15至30分鐘,時間太短或太長其實都是異常徵狀,太長就是人們熟悉的“入睡困難型失眠”;但太短則常被人們忽略和誤解。實際情況是,“倒頭就睡”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是疾病到來的前兆。

臺灣睡眠醫學會5月底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只有嚴重睡眠不足或患有某些睡眠紊亂症(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指的是在睡眠中出現呼吸暫停現象,該症通常由氣管中的機械問題引起,有時也可能是神經系統失調的先兆)的人,才擁有“立即入睡”的本領。這些人不僅能在床上“倒頭就睡”,甚至坐著或站著都能入睡。

臺灣睡眠醫學會監事呂政翰表示,在臺灣,睡眠呼吸中止症患病率約為3%,但大多數病人都不知道。等到發病久了,才來睡眠門診尋求治療,這時長期處於睡眠缺氧的腦部與中樞神經,可能已經遭到較深程度的傷害,失去了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

阻塞型病症佔大頭

睡眠呼吸中止是怎樣“禍害”神經系統的呢?美國醫學博士特里?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撰文表示,臨床上定義的呼吸暫停指的是兩次呼吸至少有10秒的間隔,這其間人體會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等現象。

一般情況下,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以分為三種:中樞型、阻塞型和複雜型。中樞型指的是大腦不再向控制呼吸的氣管肌肉發出相應訊號,引起呼吸中止;阻塞型是因為氣管肌肉發生物理性鬆弛,使氣管變窄,暫時阻斷通路;混合型則是前兩種的混合。三種類型的標誌性表象都是“鼾聲如雷”

在三種睡眠呼吸中止型別中,最為民眾所熟悉、發病率也最高的是阻塞型,共佔總病例的84%,中樞型和複雜型分別只佔0.4%和15%。

一晚呼吸中斷數百次

對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S)的病人而言,腦部會感應到身體缺氧,於是命令身體用力呼吸,因而造成短暫的甦醒。一旦醒來,咽喉部恢復緊張,呼吸道打通,呼吸就恢復了正常,病人又可以入睡。但睡著後,咽喉部又開始鬆弛塌縮,呼吸用力的程度也跟著增加,睡眠再次被打斷了。這種惡性迴圈每晚會打斷睡眠數百次以上,致使患者無法有深度睡眠,所以人們白天出現了嗜睡的症狀,以致影響工作,甚至引發車禍等危險。但大部分的呼吸中斷及甦醒的時間都很短,病患自己都不記得了。

除了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OSAS更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會誘發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美國埃默裡大學醫學院主任醫師邁克爾?哈特的研究,支援了這種觀點,他的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呼吸細胞和分子生物學雜誌》上。

好習慣可緩解病症

雖然患者都迫切希望擺脫這種病症的困擾,但切忌亂投醫。很多小廣告都聲稱有特效藥或是先進儀器能治癒OSAS,這其實犯了常識性錯誤。OSAS是一種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慢性病,可以控制但很難根除。美國睡眠醫學會提供了以下幾種一般性治療方案:維持理想體重;睡前避免喝酒,酒精會抑制呼吸,使睡著後呼吸中止的情形更頻繁嚴重;避免服用安眠藥,它會抑制呼吸,降低喉部肌肉的反射,加重病情;採用側睡姿勢,因為一些人只有在平躺時才會有呼吸中止,但這種方法只對部分患者有效;用一些減輕鼻塞症狀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用來擴張鼻子通道,減少打鼾,但只改善鼻部氣流的流通性,無法解決嚴重的打鼾或明顯的睡眠呼吸暫停。

脾氣突然變壞要警惕以下三種病

有的時候人會因為天氣的變化或者生理性的問題影響心情,但如果無緣無故脾氣變壞的話,要警惕是疾病的可能。以下這些疾病可能導致脾氣的改變,值得引起注意。

糖尿病

血糖升高引起機體代謝功能紊亂,使B族維生素的吸收、代謝出現障礙,從而導致體內B族維生素的缺乏。維生素B1對神經組織和精神狀態有一定影響;維生素B6參與色氨酸、糖和雌激素代謝;維生素B12負責核酸和氨基酸代謝,同時也管理著人體神經系統的完整性。當機體缺乏B族維生素時,就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出現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的現象。因此,脾氣突然變壞的老人不妨查查血糖水平。

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常見病。中醫認為,高血壓多是由於心情急躁、情志不遂引起肝陽上亢、肝火上升所致。高血壓患者由於肝火過旺,交感神經興奮,中樞神經紊亂等引起脾氣暴躁、易怒。

西醫把高血壓分為三期,無論哪一期高血壓都對老年人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

第一期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波動很大,忽高忽低,病人的情緒往往隨著血壓的波動而變化,容易激動,愛發脾氣。

第二期高血壓,隨著高血壓病的進展,不適的症狀越來越多,如心悸、頭痛加重等,這些都可能使病人的心理負擔日益加重,情緒更加不穩定,更加急躁、易怒、易衝動。

第三期高血壓,病人不僅血壓繼續保持更高水平,其心、腦、腎等內臟器官的損害也更加嚴重,以致失去了代償能力。心衰、腎衰和高血壓腦病等使病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很大損害。高血壓晚期,病人的情緒往往變得低落、憂鬱,有時焦躁不安,甚至有被害妄想,行為異常也可能出現。

甲亢

甲亢是指甲狀腺組織增生、功能亢進、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過多所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徵。近年來,60歲以上的老人發病率大大升高,佔全部甲亢病人的10%~17%。甲亢患者往往易情緒激動、性情急躁。

另外,臨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現還有心慌、心動過速、怕熱、多汗、食慾亢進、消瘦、體重下降、疲乏無力、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顫、舌顫等。

驚 6個大病來前的先兆

三位來自美國佐治亞州的醫學博士最近出版了《你身體的紅燈發出警報》的修訂本,介紹身體生病之前會出現哪些前兆。其中六種轉瞬即逝的症狀,需要格外注意,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第一,胳膊、腿麻木、刺痛,精神紊亂、暈眩,說話打顫、語無倫次

尤其是面部或者身體一側出現上述情況,就可能是中風,也就是腦卒中的前兆,預示向大腦供氧的動脈堵塞或者破裂。如果是大動脈出問題,大腦中很大一部分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半身麻痺,同時失去講話等功能。如果是小血管出問題,胳膊或腿會麻木。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刻就醫。一般說來,血栓發生三小時內是治療的最佳時機。

第二,胸部疼痛或不適,胳膊、兩顎、頸部疼痛,突發冷汗、極度虛弱、噁心、嘔吐、暈眩或者氣短

這是心臟病發作的前兆。另外,有些病人會出現“無痛”心臟病,其最關鍵的前兆是:突發暈眩、心跳加劇、氣短、噁心、嘔吐、冒冷汗。如果身體出現上述某些症狀,要第一時間打120急救。病人口中可含一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以防心臟病發作時心肌受到損傷。

第三,腿肚子痠痛、胸痛、氣短、咳血

這些是危險的腿部血栓形成前兆。久坐之後最易發生,手術之後長時間臥床,也會出現這種症狀。人人都可能得這種病,坐臥時間久了,血液淤積在腿部,腿部出現血栓,小腿肚子腫疼,此時如果突然出現胸痛或者氣短,說明血栓可能已經脫落並通過血液進入肺部。那可是萬分危險,要立刻去醫院。

第四,尿血但無痛感

如果發現尿中有血,即便沒有痛感也要去醫院。尿血的常見原因有腎結石、膀胱或者前列腺感染。嚴重的可能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部位發生癌變,當病灶很小,也就是能治的時候,病人通常是沒有痛感的。因此,發現尿血就要儘早就醫。

第五,哮喘不好也不壞

哮喘發作時往往伴隨喘息或者呼吸困難。如果症狀不消退,也不惡化,就應該去看急診。如果哮喘發作不治療,有可能出現嚴重的胸肌疲勞,甚至導致死亡。

第六,抑鬱和自殺念頭

有些人抑鬱的時候不尋求幫助,因為他們怕別人認為他們神經不正常。實際上,他們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已經失去平衡。這也是一種疾病。抑鬱症包括悲傷、疲勞、冷漠、焦慮、睡眠習慣改變、沒有食慾。出現這些症狀,需要儘早重視並進行相應治療。

結語:不要總覺得疾病來臨時沒有給自己預示或者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預防,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忽視了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ankang/7dw1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