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傳統文化 >

回族歷史 回族在儒學上有何成就

回族歷史 回族在儒學上有何成就

13—14世紀時,蒙古貴族為維護其統治,曾一度大力倡行崇儒政策。加上長期與漢族人民雜居,耳孺目染,部分回回上層,也對儒家思想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有些人甚至把儒家文化作為終生追求的目標。例如哲馬魯丁,取字“師魯”,即立志以孔子為師;伯篤魯丁,改漢姓魯,取字“至道”,是決意通達儒學;沙的,取字“行之”,是“慕乎周公、孔子之禮法”,“以行之為貴”

回族歷史 回族在儒學上有何成就

阿魯丁,漢名玉元鼎,自幼即攻讀文史,研讀《大學》、《論語》,“習所謂窮理、克己”,並著《古今歷代啟蒙》,供童蒙習誦。買閭和哲馬魯丁還因力資兼善學,被分別授為嘉興和鎮江路儒學教授。贍思和伯顏,更是嗜儒成痺。贍思年輕時,師從儒學大師學經,至成年時便“邃於經”,其中尤以對“易經”的研究最精深,曾先後撰作《四書闕疑》、《五經思問》、《奇偶陰陽訊息圖》、《帝王心法》等著作。

除儒學外,於天文、地理、鐘律、術數、水利等也很精通。其所著《重訂河防通議》,還是我國少數民族第一部綜合治理黃河的重要史料。

伯顏從6歲時起,即從裡儒學《孝經》、《論語》。後受業於進士黃坦。成年時即以“斯文為已任”,“子大經大法,粲然有睹,而心所自得,每出於言意之表”,對於慕名而來質難的學者,俱“隨問隨辨,鹹解其惑”。曾修輯《六經》,並參與《金史》的纂修。

著名思想家李贄,原亦崇尚儒學,並接受過王陽明(王守仁)理學思想的影響,但至54歲後,卻以異端自居,自稱“不通道”、“不信仙釋”,貶斥《六經》、《論語》、《孟子》等書,公開反對封建倫理和綱常名教,嚴厲批判了程(程顥、程頤)朱(朱熹)理學把天理和人慾對立的思想,是一位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偉大學者。

標籤: 回族 儒學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chuantong/lzp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