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紅色娘子軍原型結局:革命失敗後嫁國民黨軍人

紅色娘子軍原型結局:革命失敗後嫁國民黨軍人

《紅色娘子軍》原型人物之一王運梅憶艱苦行軍:

紅色娘子軍原型結局:革命失敗後嫁國民黨軍人

1931年,一支由百名女子組成的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特務連,曾多次隨同瓊崖紅軍主力參與反國民黨“圍剿”的戰鬥,威震一時,被當時民眾稱為“紅色娘子軍”,毛澤東、周恩來曾高度評價紅色娘子軍為“世界革命的典範”。然而在反動勢力的瘋狂反撲下,成立僅五百多天的女子特務連最後被迫解散。這百餘名巾幗英雄在一年多時間裡遭遇了哪些腥風血雨?解散後各自的狀況如何?日前,本報記者採訪了紅色娘子尚健在的王運梅(由其外孫女馬世菊轉述)、海南省瓊海市陽江鎮文化站長龐啟江,他們的講述回顧了當年這支英雄隊伍鮮為人知的經歷。

從“赤色娘子軍”到女子特務連

1961年,謝晉導演的一部電影《紅色娘子軍》風靡一時,劇中的瓊花和十歲便與“木頭人”結婚的連姐一起參加娘子軍的經歷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瓊海市陽江鎮文化站長龐啟江告訴記者:“電影是藝術作品,跟真實的人物有較大的不同,片中人物融合了多名娘子軍成員的經歷,所以很多的角色不一定能找到人物原型,如當時的娘子軍中就沒有嫁給‘木頭人’的女戰士、南霸天的人物原型有好多個。”電影中並未介紹娘子軍的成立經過,這支隊伍是如何成立的呢?

1931年3月,樂會縣婦女們在當地黨組織領導下,成立了一支“赤色娘子軍”的隊伍,主要負責紅軍部隊的後勤和宣傳工作。龐啟江告訴記者:“當時這支隊伍並沒有槍械、服裝等武器,還不是武裝隊伍。”1931年5月,瓊崖特委在樂會縣釋出招募女子軍的佈告,號召婦女們“拿起槍來,和男子並肩作戰”,許多年輕姑娘見到佈告後紛紛報名,其中就有目前尚健在的王運梅。

看過《紅色娘子軍》的人都知道,影片中有一位在行軍途中生下小孩的女戰士,這個人物的原型就是王運梅。王運梅回憶說:“當時家裡很窮沒飯吃,女孩子地位又低,男人可以有書讀或參加紅軍,我也想這樣,於是就報名參加了娘子軍。”順利入伍後,部隊給每人配備了一套軍服,還都剪了短頭髮,周圍人都稱她們為“紅軍哥”。“入伍時我知道這支隊伍是要打仗的,但也沒感覺害怕,只知道被槍打中了才會死,打不中就不會死。”龐啟江告訴記者:“當時報名要求入伍的女性共有700多名,最後篩選出了一百名左右的報名者,這些女性大多是來自窮苦農村家庭。”中共瓊崖特委將“赤色娘子軍”改編為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特務連(即紅色娘子軍連),由當時的海南瓊崖師部直接領導,全連分為三個排,王時香任指導員,龐瓊花擔任連長,馮增敏、龐學、黃墩英分別任一、二、三排的排長。

女子軍特務連成立後接受了完全軍事化的訓練,“阿婆精神好的時候會把柺杖當作步槍,敬禮、拿槍、託槍立正,一套動作下來看上去仍然十分標準。”王運梅的外孫女馬世菊告訴記者。原先這支隊伍的任務是保衛領導機關、看守犯人和宣傳工作,然而隨著戰鬥形式的變化,她們很快投身到了戰鬥中。

生下的小孩在行進途中不幸去世

面對國民黨大軍的圍剿,女子特務連在撤退途中遭遇如何?這在電影中並未詳細展現,王運梅回憶了她經歷的過程。

1931年6月,瓊崖紅軍決定消滅樂會縣的國民黨“剿共”總指揮陳貴宛部隊,女子特務連奉命配合紅三團和赤衛隊的誘敵戰術伏擊沙帽嶺,“我們女子軍當時從沙帽嶺的山溝中行進,國民黨部隊見到我們的隊伍都是女子軍,一邊率部急追過來,一邊大叫道:‘那是女的,不要怕,不要怕,活捉她們,誰捉到歸誰。’”王運梅說道。女子軍邊開槍邊後撤,佯裝敗退,敵方很快被引誘到伏擊圈,埋伏在一旁的紅軍主力趁機發動猛攻,對方猝不及防,亂作一團,不到一小時就被擊潰。隨後,女子軍特務連又在火燒文市炮樓戰鬥中,活捉了惡霸“馮朝天”(電影《紅色娘子軍》中“南霸天”的原型之一)。幾場戰爭下來,女子特務連聲名鵲起,許多女性紛紛要求加入,1932年春,瓊崖特委決定擴編這支武裝隊伍,女子特務連新增成2個連,共有140多人,娘子軍配合紅軍主力先後拔除了樂會、瓊東、萬寧、定安、文昌五縣的多個敵據點。

1932年8月,國民黨的警衛旅陳漢光率令大量人員再次圍剿瓊崖革命根據地,考慮到敵強我弱的局勢,瓊崖紅軍決定將部隊再次向母瑞山轉移以儲存革命力量,隊伍開始了艱難的行軍。1932年秋,懷孕的王運梅在跟隨大隊行至母瑞山附近時突然分娩,女戰友們找來樹枝、山葵葉、芭蕉葉搭成臨時產棚,王運梅的兒子順利出世。為逃避國民黨部隊的追擊,第二天,王運梅就抱著孩子和戰友們繼續前進。部隊從馬鞍嶺撤往母瑞山的途中非常艱苦,因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戰士們早已斷糧,王運梅回憶稱:“晚上又冷又餓,從馬鞍嶺到母瑞山的路很不好走,我和戰友們光著腳走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腳底被山間碎石扎得多處流血,路邊的樹上、齊人高的草叢中有許多山螞蟥會冷不丁地落到身上吸血,一路上由於疲勞,螞蟥有時叮到嘴邊吸了很久都未曾察覺。”因缺乏營養,加上行進途中的惡劣環境,孩子出生沒多久就在她的懷裡停止了呼吸,連父親也沒來得及看上一眼,“小孩屍體被掩埋在一棵樹下,不過後來很難找到具體的位置,老人至今仍不能釋懷。”馬世菊告訴記者。

1932年8月,瓊崖紅軍部隊遭到國民黨大量軍隊的“圍剿”,兩軍在馬鞍嶺交戰,因敵眾我寡,瓊崖紅軍主力作戰失利。為掩護部隊後撤,紅色娘子軍一連奉命留下一班10個人與紅軍一營在馬鞍嶺進行阻擊,“這是一場慘烈的阻擊戰,娘子軍和紅軍戰士們一直堅持到最後,子彈打完後,她們就退到山坡高地用石頭砸,娘子軍10個人最後全都犧牲了,紅軍戰士也傷亡慘重。”龐啟江告訴記者。

馬鞍嶺一戰後,國民黨陳漢光旅又調集大量兵力繼續圍剿,女子軍成員陸續有一部分英勇犧牲、失散和被捕,龐啟江道:“根據現有的資料瞭解到,女子特務連解散之際,在戰場中犧牲的成員共有19名,還有不少人員在撤退途中失散。”面對國民黨部隊逼近,海南瓊崖特委總部決定讓剩餘的娘子軍化整為零,分散隱蔽,女子軍連被迫解散。1932年至1933年春,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下,瓊崖紅軍隊伍基本被打散,各級黨組織都遭到破壞,最後走出母瑞山的只有幾十人。1933年2月前後,女子軍連排幹部的8名人員不幸被捕入獄,後被押往廣州監禁,抗日統一戰線形成後,她們才得到釋放。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建成後,王運梅同兩位姐妹便住在這裡(潘先英、盧業香現因身體不好在家休養)。已經103歲高齡的王運梅並沒有閒下來,她目前在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義務擔任“講解員”,向前來的遊人介紹“女子特務連”的事蹟。

女子特務連解散後鮮為人知的遭遇

女子特務連被迫解散後,女隊員們的遭遇如何?

王運梅回到家鄉時,國民黨正四處搜捕共產黨,她不敢回家,只好藏在親戚家。“國民黨反動派有幾次半夜闖進家裡威脅外公要人,那段時間阿婆過得特別艱辛,今天藏這裡,明天藏那裡。直到抗戰前後家裡人才將阿婆接了回來。”馬世菊說道。

1933年王運梅的丈夫為躲避抓捕逃往南洋,後來他聽說家人已被迫害,就一直沒回來。“阿婆對外公很專情,中間有幾次來人託媒勸她改嫁,可阿婆一直不理會。她經常把阿公的相片拿出來看。1973年海南刮強颱風時,我去外婆家時,遠遠地看見阿婆一手拿著我和弟弟的衣服,另一隻手緊緊地拿著一張外公的照片,旁邊是已經完全倒塌的房子……”這場景深深地印在馬世菊的腦子裡。

龐啟江告訴記者,當時農村女性受封建壓迫比較嚴重,女孩子很小就被許配給人家,15歲就生孩子,25歲前若還沒有結婚,家裡的族譜會把她的名字除掉,被逐出家門。幾位被抓的女子特務連幹部從監獄中回來時年紀已大,她們回來時已經25歲、26歲了,家裡人都逼著她們嫁人。

“但你能嫁給誰呢,嫁給共產黨員的話無疑就暴露了身份,國民黨馬上就會來抓人。根據當地的風俗,農民等一般的家庭不可能會答應娶這個歲數的姑娘,她們沒有任何選擇,當時有可能的就是國民黨、團兵這些有勢力的人願意娶她們。”龐啟江道。

女子特務連的首任連長龐瓊花出獄後嫁了人,丈夫是個文化人。日本人在她的家鄉修炮樓,建立維持會,龐瓊花的丈夫因拒絕擔任維持會會長被日軍殺害,日軍軍官看上了長相漂亮的龐瓊花,龐瓊花死活不肯,躲到幾十裡外的深山,但還是不幸被日軍發現遭到殺害。

馮增敏出獄後不久,嫁給一位紅軍士兵,懷孕後丈夫不幸戰死戰場。她義無返顧繼續上山尋找黨組織。於是,馮增敏成為建國後孃子軍連唯一一位黨的婦女幹部—瓊海縣婦聯主任。1958年她受到毛澤東的親自接見,毛澤東還贈送給她一支全自動步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o6p7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