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民俗 >節氣 >

大寒吃什麼 大寒養生飲食宜減鹹增苦

大寒吃什麼 大寒養生飲食宜減鹹增苦

其實在我國北方,歷來氣象記錄中大寒並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間那樣酷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大寒吃什麼 大寒養生飲食宜減鹹增苦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佈新,準備年貨了,而此時人們的身心狀態也應隨著節氣的變化,在以下四方面加以調整。

在精神方面,要掌握“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的要訣。就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可以通過適宜的活動、娛樂來保持心情舒暢,使體內的氣血和順,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在起居方面,“大寒”時節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大寒時節,除了防寒之外,還須防風。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因此,入睡前以熱水洗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面板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在運動方面,大寒時節的運動可進行慢跑、太極拳、打藍球等體育鍛煉,但均應注意適宜、適度,同時室外活動不可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在飲食方面,大寒節氣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但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

大寒一過,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新的節氣又將周而復始。廣大讀者只要掌握好正確的、對應節氣特點的養生方式,就能擁有健康一年。

24節氣大寒要做好預防“五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大寒,大寒,抱成一團”的諺語,足見大寒節氣的寒冷。

大寒來臨,到了最冷的時光。讓很多人感到不適,稍不注意就可能得病。專家提醒,此時特別要防“五寒”。

1、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

冬天是頸椎病高發的季節。骨傷科醫生介紹,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不但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風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穿立領裝是個好辦法,不但能擋住寒風,給脖子保暖,還能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處。另外,一條得體的圍巾、絲巾或者披肩,也能幫助保暖。

2、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天冷後涼燥更明顯,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此時“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耳鼻喉科醫生表示,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用冷水洗鼻子時,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迴圈,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3、防肺寒:喝熱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頭痛……風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見的毛病。

呼吸科醫生指出,症狀較輕的,可以選用一些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經驗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錯。有歌雲:“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溫服後上床蓋被,微熱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2天。

4、防腰寒:雙手搓腰暖腎陽

鍼灸科醫生介紹,雙手搓腰有助於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

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具體的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5、防腳寒:常做足浴

足浴跟熱水洗腳不一樣。推拿科老中醫介紹,足浴要注意三點。

第一是溫度,水溫最好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

第二是時間,每次泡20—30分鐘,不時加熱水保持水溫,泡後面板呈微紅色為好。

第三是按摩,泡足後擦乾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

最後要注意的是,以上三點做完之後最好在半小時內就寢,保證足浴效果。

另外,足浴不宜在飯後立即進行,糖尿病人浸泡水溫不宜太高。凡燒傷、膿皰瘡、水痘、麻疹、足部面板皸裂者及足部外傷者均不宜足浴。足浴後立即擦乾雙腳,注意足部保暖。足浴過程中如出現神志模糊、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並及時就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insu/jieqi/8o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