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嬰幼兒 >

小兒早期教養

小兒早期教養

嬰幼兒教養即3歲前小兒的教養,又稱小兒早期教養,簡稱早教,亦稱之為學前教育。

小兒早期教養

當前世界各國學者對嬰幼兒教養的概念說法不一,目前有如下三種看法:

(一)指小兒出生-三歲 在這關鍵的年齡階段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根據小兒生理特點和心理的發展規律結合個體差異,進行略微超前的訓練,使小兒感知覺、動作、語言、思維、記憶及想象力等不斷髮生和發展,挖掘潛在能力,促進智慧發展。

(二)指胎兒到三歲小兒,其它同上。

(三)指胎兒到七歲小兒,其它同上。

根據生理學、心理學、生物學的研究,小兒生來即有特殊的能力,但表面看不出來,此稱為潛在能力,簡稱潛能也叫天賦,它與腦結構有關。

正常人腦結構的生物遺傳性有共同性。如腦重量1.5kg左右,神經細胞約140億個左右,通常只有一部分活動,而大多數處於輪替休息狀態,可見潛能是非常大的,而潛能的大小隻能決定能力發展的限度,而不等於能力的大小。例如一個人潛能100分,那麼能力表現可能只有50分,而另一個人潛能只有70分,發掘4/5則表現能力達6分。因此說一個人能力大小不完全決定遺傳和天賦條件,而與出生後的環境和教養有關。所以早期教養的意義,不在於知識量的提高積累,而在於潛能的挖掘。因此,適當教養引導,讓小兒多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對今後的學習能力大有好處。

第一節 嬰幼兒教養的任務、原則及注意事項

[任務]為了使小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都得到發展,為造就體魄健壯、智力發達、品德良好的新一代人才打下良好基礎,需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發展小兒的基本動作,進行適當的體格鍛鍊,增強小兒抵抗力,提高小兒健康水平,促進身心正常發展。

(二)要發展小兒模仿、理解和應用語言的能力。通過語言及認識周圍環境事物,使小兒智力得到發展,並獲得簡單的知識。

(三)要進行友愛、禮貌、誠實、勇敢等良好品德的教養。

(四)要培養小兒的飲食、睡眠、衣著、盥洗、與人交往等各方面的文明衛生習慣及美學觀。

[原則]

(一)教養工作必須從小兒生理、心理特點出發,集體教養和個別教養相結合。

(二)教養任務與保護措施相結合,通過一日生活制度中每一個環節培養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發展社交關係、有關動作、語言和認識能力等。

(三)以小兒為中心做到有組織的活動相個別活動相結合,動靜結合,室內外活動相結合。所有的活動要在專人負責和相互配合下進行。

(四)教養內容與方式應符合小兒神經、心理與體格發育的規律,並充分注意和利用小兒的直觀性和模仿性等特點,堅持啟發、誘導和正面教養。

(五)成人應做小兒的榜樣,要愛護和尊重小兒,態度要親切,動作輕柔,方法一致。

(六)準備充足的玩具、教具、運動裝置,使小兒情緒愉快。

[注意事項]

(一)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進行教養,以神經—精神發育為標準,略微超前地進行訓練。

(二)成人關心小兒、尊重小兒是做好教養的前提,因此教師要親切、安詳。

(三)教養方法應保持恆定不變,經常重複某一條件,會使小兒形成條件反射。

(四)成人提出的要求應是小兒力所能及的。

(五)成人的言行應該是小兒的表率,因為成人的儀表、言談、舉止對小兒都有深刻的影響。

(六)成人對小兒教育方法必須一致,無論家庭成員之間,託兒所工作人員之間都必須協調一致。以使小兒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趨於平衡。

(七)在教養過程中,禁止若干個“不可以”的命令重複出現,否則大腦皮層會出現許多次抑制過程,造成神經細胞的工作失常。

標籤: 教養 小兒 早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yingyouer/0ngx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