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養生保健 >

最謀殺你健康的飯後八件事

最謀殺你健康的飯後八件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重視養生,有一個好身體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但是養生一定要講究科學方法的,如果我們犯了養生禁忌,就會損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那麼你知道養生禁忌都有哪些嗎?養生保健知識又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最謀殺你健康的飯後八件事

養生保健知識

大家都知道飲食不健康可能會引發可怕的病症,但往往忽略飯後的一些小習慣,殊不知,這些不起眼的生活陋習,很有可能成為你健康的致命“殺手”……

凶手1、飯後吃水果(水果食品)

很多人都喜歡飯後吃點水果,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食物進入胃以後,需要經過1到2小時的消化,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消化食品)。

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祕(便祕食品)等症狀。

凶手2、飯後飲濃茶

飯後喝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

另外,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飯後喝茶,就會使胃中沒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同鞣酸結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澱物,影響蛋白質(蛋白質食品)的吸收。

茶葉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長期如此甚至能夠引發缺鐵(鐵食品)性貧血。

凶手3、飯後吸菸

飯後吸菸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這是由於進食後的消化道血液迴圈增多,致使煙中有害成分大量被吸收,損害肝臟、大腦及心臟血管,引起這些方面的疾病。

凶手4、飯後洗澡

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

凶手5、飯後放鬆褲帶

很多人吃飯過量後感覺撐得慌,常常放鬆皮帶扣,這樣雖然肚子舒服了,但是會造成腹腔內壓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長此以往,就會患上真的胃下垂。

凶手6、飯後散步

飯後“百步走”,非但不能活“九十九”,還會因為運動(運動食品)量的增加,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這對健康養生有益。

尤其是老年人,心臟功能減退、血管硬化,餐後散步多會出現血壓(血壓食品)下降等現象。

凶手7、飯後唱卡拉OK

民間還有句俗話叫“飽吹餓唱”,這句話是正確的。

吃飽後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變薄,血流量增加,這時唱歌會使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壓力食品)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胃腸不適等其他病症。

凶手8、飯後開車

司機飯後立即開車容易發生車禍。這是因為飯後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造成大腦器官暫時性缺血,從而導致操作失誤。

養生保健

春季保健養生禁忌

一忌 心情低落、起伏大

春季養陽重在養肝,中醫上講調理情志是養肝重要的一環。如果整日鬱鬱寡歡,容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引發腹瀉等問題,若是過於憤怒或興奮,又對腦血管傷害很大。

專家支招: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還應做到開朗豁達,以使肝木堅實,肝氣順達;當按捺不住要發火時,最好做幾個深呼吸,暫時離開爭吵現場;春天還可以養養花草,以保持心情愉悅。

二忌 宅在家裡不出門

冬季強調靜養,但春季相反,應動養,因為“動則養陽”。經過冬三月的收藏季節,人們應多做戶外活動,對健康十分有利。

專家支招:春季不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要從舒緩的運動開始,如慢跑、步行、放風箏等。

三忌 吃得太酸、辣

“春夏補陽”是《黃帝內經》等醫學經典推崇的養生準則,在五臟和五味的關係中,酸味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吃得太酸、太辣都會損傷陽氣。

專家支招:中醫講春為肝氣當令,它有利於調節各大臟腑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就是易傷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應少吃酸以防肝氣過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發肝氣而補益脾氣。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過量;而香菜、蔥、蒜、蓮子、大棗、山藥等也很適合春季吃。

飯後養生的六大方法

時下許多人忽視了進食後的養生保健,從而影響了飲食的效果,甚至危害健康。現介紹幾則飯後養生之法。千萬不要再吃飽了就坐著不動了!

1.食後須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後漱口,可保持口腔溼潤度和清潔,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還可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保護好口腔和牙齒,有益於增進食慾和幫助消化吸收。

2.食後宜摩腹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提出,飲食過後應進行一些輕微的運動。他說:“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並要求“以手摩腹數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則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飲食,無百病”。若“飽食則臥”,就會“食不消成疾,乃生百病”。

食後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迴圈,有益於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傳入大腦,有益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3.食後慢慢走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以及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利於身體健康。《攝養枕中方》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也說的是食後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食後不可急步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不可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否則危害健康養生。

食後散步的時間應是飯後20分鐘,絕不是剛吃完飯就出去散步。如果飯後即開始百步走,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那樣胃內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消化了。

“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的人。體質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飯後不宜散步,而要在飯後平臥10分鐘。這是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進行直立活動,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加重胃下垂。因此,飯後應適當靜坐,閉目養神30分鐘後再活動。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也不適合“飯後百步走”,因為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而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飯後百步走”會爭奪大腦的血液供應,這無異於雪上加霜。這類病人,飯後應坐下或躺下休息,否則會因一時腦部供血不足而發生意外。

4.飯後聽音樂

食後欣賞輕柔明快、美妙動人的樂曲,對人體大有裨益。《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聽柔和清新的音樂,可以配合進食;而飯後欣賞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氣歸宗,樂而忘憂。

飯後聽音樂還有療病健身之功。1972年,波蘭政府根據幾位病理學家和音樂學家的建議,設立了第一個“音樂治療研究所”,頗見奇效。醫生給病人的“藥”是一張德國古典作曲家巴赫的音樂唱片,具體方法是每日3次,飯後聽,按時欣賞音樂的病人所患多年的神經性胃病痊癒。

不久,英、美、日等國的一些醫院也隨之採用了音樂治療的方法。比如,每日聽3次音樂,能治療神經性胃炎;給患高血壓病者聽抒情音樂,可降低血壓;給受了驚嚇的人聽柔和輕鬆的樂曲,可以使病人安靜,並最終恢復正常。

此外,飯後聽音樂,還要考慮人們的個性心理特點與音樂愛好程度等。

因為,這些因素對療效有一定的影響。只有根據人們的愛好,精心選擇適當的音樂,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反之,喧鬧嘈雜的聲音、強烈激昂的節奏、纏綿悲哀的聲調等,都會對人的情緒和消化功能產生不好影響,有損人的健康養生。

5.飯後“六不急”

不急於吸菸

飯後吸菸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這是由於進食後的消化道血液迴圈量增多,致使煙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損害肝、腦及心臟血管。

不急於飲茶

茶中大量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鋅等結合成難以溶解的物質,無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鐵質白白丟失。如將飲茶安排在餐後一小時就無此弊端了。

不急於洗澡

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

不急於馬上幹活

這會迫使血液去滿足運動器官的需要,造成胃腸供血不足、消化液分泌減少,引起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腸炎等疾病。

不急於吃水果

飯後一隻果被奉為“金科玉律”,但醫學家卻提出了異議。因食物進人胃裡需長達1-2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被侵設排入小腸。餐後即食水果,食物會被阻滯在胃中,長期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不急於鬆褲帶

飯後放鬆褲帶,會使腹腔內壓下降,這樣對消化道的支援作用就會減弱,容易引起胃下垂。

傳統養生:老祖宗留下的飯後養生“三部曲”

如今,怎麼吃的養生科普越來越多,但是飯後養生的科普知識卻鮮有人知曉。明代醫家龔居中在其養生專著《福壽丹書·安養篇·飲食》中對於吃飯之後的養生細節有這樣一段描述:食畢,當漱口數過,令人牙齒不敗口香。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講述了飯後要做的三件事:漱口、摩面腹和躊躇行步。那麼,讓我們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飯後養生經有沒有效果吧。

飯後漱口防牙病 鹽水茶水是知音

其實,飯後漱口比晨起和睡前刷牙更能保護口腔。吃東西后漱口,以便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對預防蟲牙、牙周病也有較好養生作用。

漱口是臉頰部位肌肉運動的一個過程,能讓水在口腔內產生多角度沖刷效果,牙齒縫隙及窩溝中的食物殘渣、細菌及寄生物在飯後漱口時最易被清除乾淨。

漱口時,先將少量茶水含入口內,緊閉嘴脣,上下牙自然張開,鼓起腮幫,使液體通過牙間隙區,鼓動兩頰及脣部,舌頭自然擺動,使溶液能在口腔內充分接觸牙面、牙齦及口腔粘膜表面。利用水的衝擊力,反覆沖洗口腔,尤其是牙齒縫隙及窩溝,然後吐出。戴有活動義齒者要先取下義齒再漱口。

飯後摩面又摩腹 健齒益胃通腸路

“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津液一是指水谷津液;二指唾液。食後按摩腹部,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迴圈,還有益於增強胃腸功能。以臍部為中心,以掌心摩腹,慢而輕柔地順時針按摩,以腹部微微發熱為度。中醫認為,津液生成源於飲食中的水分和營養物質,這些物質經過胃的受納、腐熟、消化,精微部分下傳小腸,經小腸分別清濁,吸收其中有營養的水谷精微,向上輸送到脾,糟粕部分下傳大腸,大腸吸收糟粕中殘餘水分,形成糞便,從肛門排出。按摩腹部就是一個幫助水谷津液在人體內消化、吸收及排洩的過程。

摩面方法很簡單:起床時,面向正南坐,閉目凝神片刻。兩手掌相互摩擦發熱,以手掌按摩面部,貼著額頭中部,向下平抹面部至下巴,再從側面向上平抹至額頭,以面部慢慢有熱感為度。需要提醒的是,對於高血壓者,從上往下按摩面部較好;低血壓者,從下往上按摩面部為宜。

行步躊躇於飯後 精神舒暢遠煩憂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行步躊躇就是“從容自然”的意思。

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進會聯合總會執行主席夏登傑介紹,以車代步、不喜歡步行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帶來一系列健康隱患。步行運動不僅讓精神舒暢,還有助於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降低血壓、減重、促進睡眠、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吃飯後隔30分鐘左右比較合適漫步行走健身,有助於消化,促進新陳代謝,預防肥胖,改善睡眠質量。“百步”並不僅是說走一百步左右,身體素質較好的每分鐘約行一百步左右。國外研究發現對大多數人而言,高於每分鐘120步的健步走,對身體才有明顯的鍛鍊效果。能走一千步以上效果更好。

飯後百步走 到底怎麼走?

當下,很多人喜歡飯後走一走,“消化消化食兒”。但是飯後走路也是講究極多的,如果飯後走路不當,不但起不到消化鍛鍊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讓你的身體很受傷。

●飯後應該什麼時候走?

一般來說,放下筷子就走的習慣並不可取。因為,吃進去的食物需要在胃裡停留一段時間,與幫助消化吸收的胃液相混合。進食後馬上站起來走路,無疑會給胃增加許多緊張因素,破壞正常的程式。

因此,專家建議,飯後休息30分鐘左右再開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如果想鍛鍊,最好在飯後做一些輕微的運動,不然會造成腹脹、積氣、結腸綜合徵。

●飯後應該怎麼走?

胃腸道的消化吸收過程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運動量太大,會增加肌肉組織的血液迴圈,血液就被分流到身體其他地方,結果影響了營養成分的吸收。正確的走法可以用“閒庭信步”來形容。

如果百步之內必須上下樓梯,或是小跑過馬路,就不如先在原地走走。比較劇烈的活動最好等到飯後一個半小時再進行。除此之外,天氣和節氣也很重要。冬天不太適合戶外行走,這種情況下,在居住環境裡走動走動,效果會更好。

●飯後應該走多少?

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飯後走動的時間可以從15~30分鐘之間選擇。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人可以多走一些。

飯後散步和體育鍛煉不同,它可以給人帶來輕鬆愉快的心情和適當的胃腸保健,是健康生活的良好習慣,有益於養生。

●哪些人不適合飯後百步走?

有些人是切忌飯後行走的,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的人。這些人飯後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壓患者、腦供血不足的人和肝病患者也不適合飯後走路。

●“飯後百步走”的真正含義

一直以來,大家對於這句古語都存在著一些誤解。實際上,“飯後百步走”並非指一定要走上一百步。這裡的“百步走”應該說是“擺步走”更為恰當和貼切。是漫不經心地、心無雜念地慢步走。

而“飯後”指的是一日三餐的哪一頓呢?早飯後要去上班工作,午飯後也要參加必要的活動,而晚飯後,才是真正的含義。

忙了一天,晚飯後半小時慢步走,輕輕鬆鬆,對身體大有好處,這才是“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真正含義。

養生小常識:餐前飯後吃水果有講究

吃水果相信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有的人有飯前吃水果的習慣,有的又喜歡在飯後吃水果。什麼時候吃水果好?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有人說飯後吃好,也有人說飯前吃好;還有人說飯前飯後吃都不好,應該空腹吃;又有人說空腹(尤其是在晚上)吃水果不好。但實際上,任何時候吃水果都是可以的,不同時間吃水果的好處不一,人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方便吃水果——只要胃腸無不適感就可以了。

健康專家指出,飯後馬上吃水果,易導致體重超重和肥胖現象的發生。把水果當成飯後甜品,其中的有機酸會與其他食物中的礦物質結合,影響身體消化吸收;水果中的果膠有吸收水分、增加胃腸內食物溼潤程度的作用,因此飯後馬上吃水果還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吃水果的正確時間是飯前1小時(柿子除外)。首先,水果中許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飯前吃有利於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吸收。其次,水果是低熱量食物,其平均熱量僅為同等重量麵食的1/4,同等豬肉等肉食約1/10。先吃低熱量食物,比較容易把握一頓飯裡總的熱量攝入。第三,許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敗,先吃水果可縮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時間,降低其氧化、腐敗程度。而飽食之後馬上吃水果,所含果糖不能及時進入腸道,以致在胃中發酵,產生有機酸,引起腹脹、腹瀉,故餐後吃水果需一小時後。

飯前吃水果可以控制熱量有利減肥

水果體積大,含熱量卻少,飯前吃水果填滿胃口,就減少了其他食物(含熱量遠多於水果)的攝入,從而減少了總熱量攝入。另外,飯前吃水果也可以很好地消化吸收。由於目前體重超標成了普遍問題,所以飯前吃水果成了主流建議。

當然,對於並不肥胖,亦無體重超標壓力的人而言,飯前吃水果的上述好處就不存在了,可以飯後吃。如果是消瘦者,飯後吃水果反而更好。有些胃病患者飯前(空腹)吃水果可能會發生不適,那就不要飯前吃。

要控制熱量攝入,就餐時吃水果也一樣有效。西方人更是把水果看得如同蔬菜一般,無論製作沙拉,還是甜點,都是用餐時食用。進餐時吃含有水果的食物,把水果當成菜餚的原料,或直接將水果切塊端上桌子,都沒有問題。沒有人規定,水果必須與三餐分離。

既然吃飯時能喝果汁,能吃水果沙拉,炒菜能夠用小番茄,就沒有理由不能吃水果。除減少熱量攝入外,就餐時吃水果,還可以減少食鹽攝入,幫助消化,豐富餐桌內容。

飯後吃水果有利消化

飯後吃水果,只要無飽脹感,也就是說此前並沒有吃得過飽,也是完全可以的。水果雖然是生的、硬的、未加熱的,但其水分含量大,主要成分都是水溶性的,所以飯後食用也同樣可以很好地消化。

有人擔心飯後吃的水果會被先期到達的食物阻滯在胃內,以致不能正常被消化,而是在胃內發酵,從而引起腹脹、腹瀉。通常,這種情況只有在進餐很飽後再吃大量水果時才會發生。如果你飯後吃水果並沒有感覺腹脹、腹瀉或不適,則說明沒有任何問題。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飯後吃水果可能會帶來額外的熱量,對控制體重不利,所以你也可以選擇兩餐之間吃水果。

總之,水果的食用時間,沒有特殊的禁忌,只要不感到胃腸不適,任何時候吃都是可以的。

有時為了特別的目的(如減肥),最好選擇在特定的時間(如飯前)吃水果。

胃腸不好的人也可以在不加重胃腸道症狀的前提下,選擇在任何時間吃水果。

那麼,有什麼禁忌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呢?

1、不建議空腹吃的水果:柿子、香蕉、番茄

香蕉富含鉀元素、鎂元素,不適合心率不齊者空腹食用,不然容易引發不良反應;香蕉性寒,畏寒怕冷者也不宜空腹食用。

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膠,特別是在未成熟的柿子和柿子皮中含量最高,當空腹吃進大量柿子時,容易形成結石,吃水果可以減肥。

2、建議餐後吃的水果:菠蘿、木瓜、山楂

木瓜、菠蘿含有一定的蛋白酶、酵素,能幫助消化,可以在餐後半到一小時食用。山楂味酸,也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3、吃水果忌不漱口

有些水果含有多種發酵糖類物質,對牙齒有較強的腐蝕性,食用後若不漱口,口腔中的水果殘渣易造成齲齒。

4、忌食水果過多

過量食用水果,會使人體缺銅,從而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因此不宜在短時間內進食水果過多。

5、吃水果忌不衛生

食用開始腐爛的水果,以及無防塵、防蠅裝置又沒徹底洗淨消毒的果品,如草莓、桑椹、剖片的西瓜等,容易發生痢疾、傷寒、急性胃腸炎等消化道傳染病。

6、水果忌用酒精消毒

酒精雖能殺死水果表層細菌,但會引起水果色、香、味的改變,酒精和水果中的酸作用,會降低水果的營養價值。

7、生吃水果忌不削皮

一些人認為,果皮中維生素含量比果肉高,因而食用水果時連皮一起吃。殊不知,水果發生病蟲害時,往往用農藥噴殺,農藥會浸透並殘留在果皮蠟質中,因而果皮中的農藥殘留量比果肉中高得多。

8、忌用菜刀削水果

因菜刀常接觸肉、魚、蔬菜,會把寄生蟲或寄生蟲卵帶到水果上,使人感染寄生蟲病。尤其是菜刀上的鏽和蘋果所含的鞣酸會起化學反應,使蘋果的色、香、味變差。

9、水果大多屬寒性更宜在下午吃

有些人習慣起床就吃水果。其實水果大多是寒涼食物,剛起床時就食用會刺激腸胃。最好在下午三四點吃水果,這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利用,吃水果可以減肥。

人們習慣在飯後吃點水果飲杯茶,以為這樣有利於腸胃消化,營養吸收。殊不知,餐前飯後吃什麼有利於消化可是大有學問的。專家提醒:大部分水果都最好在餐前1~2小時吃,或者餐後1~2小時吃。

1、飯後吃菠蘿

如果經常消化不良,飯後可吃點菠蘿。菠蘿含有特殊蛋白酶,在胃中分解蛋白質,補充人體內消化酶的不足,幫助消化。但不宜空腹食用,因為其蛋白分解酶會傷害胃壁,有少數人還會引起過敏反應。

另外,菠蘿還含有纖維素,對便祕也有一定效果。

2、晚上吃柿子

柿子最好在晚上吃。因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膠和鞣質,早上空腹食用,胃酸會與之作用,形成凝塊,即“胃柿石”,嚴重影響消化功能,宜飯後或晚上食用。

另外,柿子有清熱潤燥、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慢性支氣管炎病人較為理想的保健水果之一。如果飯後能吃個柿子,對咳嗽會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3、餐前吃香蕉、紅棗

香蕉含有很高的鉀,對心臟和肌肉的功能有益,同時香蕉可以輔助治療便祕、小兒腹瀉等,適合餐前食用。紅棗含有大量維生素C,故有“天然維生素C丸”之美稱,餐前食用為好。

但是胃痛腹脹,消化不良的人要忌食。

4、早飯後吃西柚

西柚是孕期婦女首選的水果,果肉含有天然葉酸,不但對早期妊娠非常重要,在整個懷孕期也同樣必不可少。而且西柚含有豐富的果膠成分,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減輕動脈血管壁的損傷,維護血管功能,預防心臟病,多吃水果可以減肥。

但由於其中酸類物質含量較多,因此好在飯後使用,尤其是早飯後,可以迅速使大腦清醒,有利於提神。

5、早上不宜吃山楂

山楂無論是鮮果還是其製品,均有散淤消積、化痰解毒、防暑降溫、增進食慾等功效。但是空腹食用或者是脾胃虛弱者,不可以在清早進食,胃炎和胃酸過多者要少食。

6、燒烤後吃梨

調查發現,進食煎烤食品後吃一個梨,不失為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煎烤類食品經過煙熏火燎,產生較多的苯並芘等致癌物,而梨尤其是梨汁含有的抗癌物豐富,可以消除或排除致癌物,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胃腸免受癌症之害。

7、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

從中醫角度看,蟹肉對脾胃虛寒的人,尤其是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引起胃痛、腹瀉、嘔吐等症狀。應對之策就是進食蟹肉後喝一杯生薑紅糖水。

生薑性溫熱,能增強和加速血液迴圈,刺激胃液分泌,正好與性寒的蟹肉相補;紅糖與生薑一樣有暖胃、祛寒的作用。兩者搭配,暖胃效果更佳。

8、油膩多別忘吃核桃

如果餐桌上油膩食物較多,餐後吃一個核桃大有裨益。藉助核桃中的特殊氨基酸,減少高脂肪對動脈血管的損害,保持動脈的柔軟與活力,防止硬化。

尤其可貴的是核桃較橄欖油更勝一籌,不管你的膽固醇水平如何高,核桃仁都能幫助保持動脈的柔軟和彈性,核桃是很好的養生食品。

9、方便麵後吃水果

首先,我們提倡煮食方便麵,既能更好地吸收水分,又有利於腸胃的消化。另外,進食方便麵後吃一點水果,如蘋果、草莓、橙子、獼猴桃等,以補償維生素與礦物質的不足。

10、火鍋後喝點酸奶

火鍋湯的溫度高,特別是麻辣火鍋,對胃腸的刺激較大,容易損傷胃腸道黏膜。化解辦法是進食火鍋後喝點酸奶,以保護胃腸道黏膜。

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酸化腸腔,抑制腐敗菌生長,減弱其在腸道產生毒素的作用,從而防止腹瀉、腹痛等症狀發生。

結語:看完了文章,大家一定都會了解生活中的一些養生禁忌都有哪些了。想要養好自己的身體,就要了解養生保健知識,只有我們掌握了一定的養生知識,才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養生保健方法。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關注養生的!

標籤: 八件 謀殺 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baojian/40p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