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健康生活 >

健康必知 輸液治病最損身體

健康必知 輸液治病最損身體

現代人感冒稍微嚴重一點都會選擇去醫院輸液,更不要提其他的一些疾病了。雖然輸液治療效果快,但是對人體的危害卻不容忽視!

健康必知 輸液治病最損身體

在西方國家,輸液是僅對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進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後給藥方式”,而在中國,輸液卻是一種氾濫成災的就醫文化,無論大小疾病均迷信輸液的人被戲稱為“吊瓶族”。這種急功近利追求健康的方式,卻恰恰給健康帶來了極大風險。

輸液,安全性最低的給藥方式

靜脈輸液,也叫“打吊針”或“輸水”。170多年前,一位蘇格蘭醫師發現了這種通過靜脈血管把藥液送入人體的治療手段,此後它得到廣泛應用。

一項來自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其中,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藥物不良反應,濫用靜脈輸液已成為嚴重的醫療陋習。據統計,多數國家的醫院輸液比例佔住院病人的45%左右,而中國有些醫院的比例高達90%。也就是說,幾乎每一個住院病人必定輸液,護士的工作時間有75%用於輸液治療,在這些輸液大軍中,70%用於醫療目的的注射是不必要的,或是可以通過口服給藥途徑代替。可惜的是,他們卻不約而同地選擇的輸液,這讓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注射國。

立冬前後,寒冷的天氣將讓醫院又迎來一次輸液高峰,不少人即使患上的是普通感冒,也非要輸液不可,似乎只有這樣才算真正意義的治療,還有一些患者往往因為嫌味苦而不願意吃藥片,或是為了讓病情迅速緩解而選擇了輸液的方式。

在此背景下,輸液漸漸成為中國獨有的醫療文化,作為一種持續的靜脈注射,它和口服藥及皮下注射相比確實有療效快、療程短的優勢,但同時也是其中“最危險”的給藥方式。口服藥物進入胃部後,有一個人體吸收接納的過程,起效緩慢,但藥物中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無法被身體吸收,過敏反應也因此大大減少,屬於最安全的給藥方式;打針則是將藥水打針到肌肉裡,逐步流到血液而產生藥效,起效較快,雖然也是屬於注射方式,但因所給藥物的劑量較小,也不太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較口服方式差一些;而用輸液方式,進入體內的藥物沒有接收過程,藥物和其中能引起過敏的雜質直接進入了血液,見效快,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也快,一般來講,輸液後的30分鐘,最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輕者表現為面板瘙癢、皮丘疹、噁心、嘔吐等,嚴重的可出現憋氣、呼吸困難、心率快,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和判斷,不能及時搶救,極易發生生命危險,因此,屬於安全性最低的給藥方式。

治病,你要安全還是要風險

輸液不是“萬能藥”,不可能“液到病除”,除開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外,其他風險性也相對較高,無論是輸液前未做無菌化處理,還是輸液時溶液稀濃、輸液快慢不當,都可能給人體帶來危害。當藥液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最終由腎臟排出體外,這會加重肝腎的負擔。長期輸液,就可能對肝腎等器官的功能造成損傷。同時,由於在自然狀態下,人體對周圍環境的病菌具有較強的防禦能力。當大、小病都依賴輸液時,會增強病菌的耐藥性,還可能干擾人體的正常防禦功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難以控制的惡性迴圈,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

靜脈穿刺還會讓血管受到破壞,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在國家衛生部對“吊瓶”的檢查中發現,在1毫升20%甘露醇藥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黴素的藥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500毫升藥液中就會有 20萬個微粒。

由於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面板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會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微粒堵積還會引起區域性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

曾經有學者對一個一生輸過40升“吊瓶”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該屍體僅肺部就有500多個肉芽腫及大量微血管塞堵。由於輸液對血管也是一種刺激,長期輸液常會導致靜脈發炎,出現紅腫疼痛、區域性體溫升高,甚至硬化等。研究發現,靜脈輸液穿刺的“安全次數”為不超過100次;“臨界次數”約500次;“極限次數”約1000次。換句話說,就是在某一部位的血管上,輸液次數低於100次,對再次輸液無影響;500次以下,相對安全;超過1000次,會對再輸液造成困難,血管完全閉塞。

此外,穿透面板屏障,直接把藥液輸入血液中的給藥方式,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汙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面板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會有生命危險。

感冒,不是非要輸液不可

普通感冒即鼻塞、流鼻涕和打噴嚏,一般是不需要靜脈輸液的,對付普通的病毒性感冒發燒,最好的辦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口服解熱鎮痛藥物、不抽菸,以緩解感冒症狀。如果出現了咽炎、喉炎、氣管炎等症狀,且合併全身發熱、血壓升高時,建議給予適量口服抗菌藥治療,必要時可視情況靜脈輸液。

曾經有媒體報道過某中國人在美國求醫的故事,一位在美國的中國人因流感發燒就診,醫生只開了一個處方讓他自己買了一瓶布洛芬,該病人找醫生辯論要求醫院給予退燒針和輸液處理,醫生說“中國才作這樣處理,美國沒有退燒針”。處理髮熱的關鍵在於診斷而不是急於輸液退熱。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絕不靜脈注射。但這在國內應該並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

美國醫生對用藥十分謹慎,非常重視藥物副作用的問題。患者不到重病或緊急搶救,都不主張打針或打點滴,一般是提倡非藥物療法,像休息和加強營養等,當病人的體溫在38.5℃時,才服用藥物或者使用冰袋物理退熱;當體溫超過38.5℃且高燒不退或者病患嚴重脫水導致體液電解質紊亂時,靜脈點滴退熱才是不得已的選擇。在患上了感冒、發燒後,成年人應該主動扛一扛,以增加自身免疫力。若是兒童感冒發燒則可在醫生囑咐下進行治療。

選藥,對症了才有效

輸液注射的藥物還多與抗生素有關,可以說,輸液在中國的普及是跟抗生素的濫用分不開的。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抗生素醫院內使用率是30%。在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院內使用率是22~25%,而中國醫院的使用率在67~82%之間。在中國購買和使用抗生素的門檻非常低,長時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把抗生素當作家庭的常備藥,以至於稍有頭疼腦熱,人們首先就想到要使用抗生素。

而實際臨床上,也並不是每個感冒發燒患者都需要抗生素,藥不對症,用了也沒有絲毫效果。就拿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來說,價格較昂貴,所以在一般性感染疾病治療時不作為首選藥。不同的頭孢菌素抗菌作用範圍不同,現在有四代產品,各有長短處,但無論如何,對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引起的感染無治療作用。因此,選用抗生素,主要依據抗菌譜選擇敏感藥物,並非越貴越好,也不是越新越好,更不是一病就要用。比如兒童上呼吸道感染這個常見病,病毒感染的因素有時能達到上呼吸道感染的七八成以上,而這部分患兒,是無需用抗生素治療的。

中國人治病對速度和效果急功近利的追逐,其實是建立在一種中國特色的醫療體制的背景下。如今誤導已經造成,而且“醫”和“藥”之間的利益同盟使讓種輸液迷信依然在延續。對此,一份國家用藥分級規範顯得尤為重要,社會也應加強輸液安全和用藥安全知識宣傳,加大對一些基層醫療機構規範行醫的檢查監管。我們自己也應多學習掌握一些醫學常識,樹立科學就醫觀念,給健康多一份保障。

不打針的寶寶保健法

寶寶的身體較成人更為嬌嫩,更要遵循“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原則,在疾病來臨時,家長千萬別自亂了陣腳,先看看下面的這些小提醒吧。

肺炎:數數呼吸數,少照輻射光

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病毒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80%是細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怎麼分辨感染是否有侵入肺部呢?新生寶寶呼吸次數超過60次/分鐘,1歲以上寶寶超過50次/分鐘,幾乎就可以斷定是肺炎,用聽診器聽胸部,如聽到水泡音,更可確診肺炎。叩叩胸腔,聽到的是濁音或實音,這說明胸腔裡面有積水了。此外,寶寶應該儘量少照X光,CT輻射比X光還強300倍,更是能不做就不做。

嘔吐:別急上醫院,服維生素B6

輕微的嘔吐完全可以不用靜脈輸液,觀察一下,用點止吐藥,比如嗎丁啉就很好,吃點維生素B6也行。

便祕:慢補維生素,急服益生菌

以前的寶寶幾乎沒有排便困難,而現在便祕竟成了寶寶很常見的問題,主要原因還是纖維素攝入太少,吃得太精細。如果是慢性的長期便祕,寶寶痛苦不說,大便中的毒素會被腸道吸入,引起慢性中毒。所以必須日常多吃高纖維食物和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果不是長期的便祕,遇到不通暢的情況時,可吃點雙歧桿菌之類的益生菌,但要是便祕持續時間太長,還是要送醫院查查胃腸動力功能。

洗手:必須用流水,龍頭要消毒

很多人雖然天天洗手,但卻不會洗手。幾個人用一盆水洗,水龍頭你摸了我摸,這些可能不但沒洗去病菌,反而交叉感染。洗手得用流水,水龍頭也得定期消毒。最好把原來手擰水龍頭的出水方式改為用腳踩。

小兒輸液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輸液過程中患兒不可到處走。更不可在室外走動或逗留,或將患兒抱回家,否則會受到汙染引起輸液反應,或發生其他意外時不能夠及時治療。

第二,輸液的速度不可擅自調整。有些性急的家長為趕時間,擅自調整輸液的速度,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因為醫護人員根據患兒的病情調節輸液的速度,如果輸液速度過快會對患兒的心肺加重負擔,引起心衰、肺水腫,或者區域性不適;但是也不可以過慢,不然會延誤治療,使藥效降低。比如常用的藥物葡萄糖酸鈣,如果過快的輸液會發生心率改變,若滲出血管則強烈刺激面板,甚至造成面板壞死。

第三,輸液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家長要仔細觀察穿刺部位及全身情況。比如穿刺部位面板顏色是否正常,區域性是否腫脹,輸液管有無反折被壓等。全身情況要看有無面色蒼白或潮紅,有無寒戰,有無表情發呆、雙目凝視、呼吸急促或過緩,有無發熱等。如發現異常現象,家長要及時向醫生、護士反映,以便給予相應處理。第四,不要碰掉輸液針。

家長的疏忽,觸碰或是牽拉針柄往往造成小兒輸液漏針,有時也會由小兒抓扯造成。所以在給患兒輸液時家長要注意:哺乳或摟抱時,不要碰到孩子的注射部位,防止家長的身體碰到針頭,不要用任何物品觸及針柄處;當患兒哭鬧時,家長可用手固定輸液管,防止擺動時牽拉到針柄而引起滲漏。在夏季患兒易出汗,家長要注意膠布貼上的是否牢固。如發現滲漏,應先關閉開關,再及時叫護士。

再有,家長要格外注意,由於小兒靜脈血管比成人細而且脆弱,穿刺較成人難度大得多,因而可能出現一次穿刺不成功,甚至多次穿刺不成功,家長這時不應指責、謾罵護士,否則護士的心理壓力就會增加,會使醫療操作更不順利。如果家長能理智的面對這種情況,並配合協助護士扶好孩子,對治療操作和醫患關係都有好處,孩子的療效也會達到事半功倍。

常輸液血管裡會有玻璃渣?

“經常輸液的孩子,血管裡有很多玻璃渣。”近日,這句來自廣東省一權威兒科專家的言論在微博上被大量轉載,引發許多家長的震驚和恐慌。對此,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耿建忠表示,提倡醫生與家長為孩子“按需輸液”是好事,但他並不認同專家“常輸液會導致血管有玻璃渣”的言論。

發表這一言論的專家是廣東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陳運彬。他在媒體上表示,此說法來自於國外一項動物實驗結果。這裡所指的“玻璃渣”並非大家肉眼可見的玻璃屑,但這些殘渣的存在會造成血管壁粗糙,日後還可能導致膽固醇高,並引起動脈硬化。此外,他提出,輸液過快或大量輸液還會造成心臟負荷增大等不利因素。他想借此呼籲家長和醫生不要濫用和依賴輸液。

對此,市第一人民醫院耿建忠醫生表示,所有輸液皮條裡都有一層像紙一樣的過濾網,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過濾網也越來越細密。如果仍有很細微的雜質“逃過”了這層過濾網,那難保平時在用塑料、玻璃器皿喝水吃飯時也會攝入這些雜質。所以,他不認同“常掛水的孩子血管裡容易有‘玻璃渣’”的說法。

“倡導不要依賴輸液的大方向是好的,但過分強調輸液的各種危害不恰當。”耿建忠說,不少年輕人已有了“不依賴輸液”的意識,但中老年人還有所欠缺。他認為,無論兒科醫生還是家長都應堅持給孩子“合理輸液”。

結語:近年來因為輸液而葬命的人不在少數,而輸液的危害卻沒有被大眾熟知。因此,為了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健康,請理性對待輸液。(文章原載於《養生雜誌》,刊期:2012.11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ankang/kew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