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常見疾病 >

心悸的治療方法是怎樣的

心悸的治療方法是怎樣的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心臟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往往心悸是心臟疾病的一種最為常見的症狀,出現心悸對我們的正常生活有著比較嚴重的影響,有的時候甚至會導致我們無法進行正常的睡眠,從而導致沒有充足的精神進行工作,同時這樣也會導致我們的抵抗力變得越來越差,特別容易患有疾病,那麼心悸的治療方法是怎樣的,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心悸的治療方法是怎樣的

心悸,中醫病證名。是指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多因體虛勞倦,情志內傷,外邪侵襲等,導致心神失寧而發病。其病位在心,根據病證的臨床表現,應分辨病變有無涉及肝脾肺腎,是涉及一髒,或病及多髒,心悸病機有虛實之分,故治療上應分虛實,虛證分別治以補氣、養血、滋陰、溫陽;實證則應祛痰、化飲、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虛實錯雜為多見,且虛實的主次、緩急各有不同,故治當相應兼顧。同時,由於心悸以心神不寧為其病理特點,故應酌情配入鎮心安神之法。

心悸的治療方法是怎樣的

心悸的治療應分虛實,虛證分別治以補氣、養血、滋陰、溫陽;實證則應祛痰、化飲、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虛實錯雜為多見,且虛實的主次、緩急各有不同,故治當相應兼顧。

同時,由於心悸以心神不寧為其病理特點,故應酌情配入鎮心安神之法。

證治分類

1.心虛膽怯

症狀:心悸不寧,善驚易恐,坐臥不安,不寐多夢而易驚醒,惡聞聲響,食少納呆,苔薄白,脈細略數或細弦。

治法:鎮驚定志,養心安神。

方藥:安神定志丸加減。

常用藥:龍齒、琥珀、酸棗仁、遠志、茯神、人蔘、茯苓、山藥、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2.心血不足

症狀: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倦怠乏力,納呆食少,舌淡紅,脈細弱。

治法:補血養心,益氣安神。

方藥:歸脾湯加減。

常用藥:黃芪、人蔘、白朮、炙甘草、熟地黃、當歸、龍眼肉、茯神、遠志、酸棗仁、木香。

3.心陽不振

症狀: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象虛弱或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心陽,安神定悸。

方藥: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加減。

常用藥:桂枝、附子、人蔘、黃芪、麥冬、枸杞、炙甘草、龍骨、牡蠣。

4.水飲凌心

症狀:心悸眩暈,胸悶痞滿,渴不欲飲,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形寒肢冷,伴噁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脈象弦滑或沉細而滑。

治法:振奮心陽,化氣行水,寧心安神。

方藥:苓桂術甘湯加減。

常用藥:澤瀉、豬苓、車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蔘、白朮、黃芪、遠志、茯神、酸棗仁。

5.陰虛火旺

症狀:心悸易驚,心煩失眠,五心煩熱,口乾,盜汗,思慮勞心則症狀加重,伴耳鳴腰痠,頭暈目眩,急躁易怒,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脈象細數。

治法:滋陰清火,養心安神。

方藥: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加減。

常用藥:生地、玄蔘、麥冬、天冬、當歸、丹蔘、人蔘、炙甘草、黃連、硃砂、茯苓、遠志、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

6.瘀阻心脈

症狀: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痛如針刺,脣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方藥: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常用藥:桃仁、紅花、丹蔘、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當歸、桂枝、甘草、龍骨、牡蠣。

7.痰火擾心

心悸時發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乾苦,大便祕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方藥:黃連溫膽湯加減。

常用藥:黃連、山梔、竹茹、半夏、膽南星、全瓜蔞、陳皮、生薑、枳實、遠志、菖蒲、酸棗仁、生龍骨、生牡蠣。

8其他療法

鍼灸治療

治法:調理心氣,安神定悸。以手厥陰、手少陰經穴為主。

主穴:內關、郄門、神門、厥陰俞、巨闕。

操作:毫針平補平瀉法。

出現心悸對我們的正常生活有著一定的影響,為了不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出現心悸一定要及時治療,上面是對心悸的治療方法介紹,但是在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病情去選擇,不要總是盲目的急於恢復而亂服一些藥,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

標籤: 心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bing/398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