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孕產婦 >

母愛對健康的影響會延至中年

母愛對健康的影響會延至中年

目錄:

母愛對健康的影響會延至中年

第一章:母愛對健康的影響會延至中年

第二章:母親對孩子智力的影響更大

第三章:童年經歷會改變基因程式設計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它可以帶給你幸福,讓你感受最溫暖的懷抱、最安心的胸懷,你知道母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嗎?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母愛對健康的影響會延至中年

不少母親安慰過因跌倒而哇哇大哭的孩子,也曾輕拍著哄他們入睡。美國研究人員說,這些細心付出不會白費,母愛的影響會讓孩子即使人到中年也不易患某些嚴重疾病。先前有研究顯示,在低收入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成年後更容易患慢性病,不過這一規律並非普遍適用。為找出其中原因,布蘭代斯大學研究人員徵集約1200名低收入家庭出身的中年人,這些人平均年齡為46歲。

研究人員先讓他們接受全面身體檢查,再詢問他們一些關於兒時母親的問題,如:她對你面臨的困難瞭解多少?有多關心?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她能為你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

十年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中年人中約一半出現代謝綜合徵症狀。代謝綜合徵包括腰圍過大、血壓高、膽固醇高、胰島素抵抗等,是導致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出身於社會經濟層次最低家庭的人出現代謝綜合徵症狀的比例最高,無論他們成年後獲得多大成就都如此。

雖然代謝綜合徵與童年生活狀況有關,但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母親非常慈祥的人不容易有這種症狀。布蘭代斯大學心理學教授瑪吉·拉赫曼說,童年發生的事會對成年生活健康留下“生物殘留”,這些“殘留”會在人到中年時表現出來。

她說:“這些面臨健康風險的成年人中,童年時期在慈母呵護下成長的人健康狀況更好……我們可以說,童年對中年生活的長遠影響非常引人注目。”

研究報告由最新一期《心理學》雜誌發表。拉赫曼說:“我們想要弄清楚,為什麼有一個慈祥的母親能讓人逃脫低社會經濟背景帶來的負面影響,讓人變得更健康。”

研究人員猜測,慈母具有同情心,會告訴孩子們如何對應壓力,鼓勵他們健康飲食,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孩子從母親身上學會這些後,就會對自身健康產生益處。

研究沒有包含慈父對孩子健康狀況的影響。但研究人員相信,父親對孩子成年後健康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拉赫曼說,研究結果可以讓心理學家設計出一套針對父母的指導方案,讓他們教孩子如何應對壓力、過健康生活、“掌控自己的命運”。

母親對孩子智力的影響更大

據科學家綜合評估,遺傳對智力的影響約佔50%-60%。就遺傳而言,父親與母親的影響力並非“平分秋色”,母親對孩子智力的影響更大。

母親的智力在遺傳因素中佔有更重要地位。澳大利亞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而男性則有一條X染色體一條Y染色體;同時,母親的X染色體基因決定著孩子大腦皮質的發育程度,而父親的基因則對塑造後代的情感和性格的影響力要更大一些。資料顯示,父親智力低下而母親智力正常,子女出現智力低下的概率小於10%;如果母親智力低下而父親智力正常,則下一代出現智力低下的機率大於10%。

母親在後天的環境和教育中對孩子影響更大。法國著名遺傳學家米歇爾·杜依姆認為,“智力並不是完全與遺傳有關,因為智力的發展要受到環境的影響。比如母親懷孕及分娩時的環境以及家庭環境不同,也可能會造成兒童在智力發育上的差別。而且,即使孩子繼承了父母某些聰明的特徵,這些特徵也會因為後天環境的不同而被完全改變。”

文化素質高的母親對胎兒的保護意識更強。母親對胎兒的保護意識也影響著孩子將來的智力。而女性是否對胎兒有保護意識,與女性的文化素質有關。文盲或半文盲的女性一般早婚早育率高,由於過早生育,自身高階神經系統和骨骼系統等尚未發育成熟,懷孕期又承擔著哺育胎兒的任務,極易導致孕婦營養缺乏、貧血、水腫、軟骨病等疾患,並可連帶影響胎兒的發育,導致嬰兒先天不足、體質衰弱,先天愚型患兒的出生機率也會因此至少增加1倍。據資料顯示,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孕婦,有積極保護胎兒意識的佔71.3%,而文盲和半文盲孕婦僅佔45.7%。

母親的文化程度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孩子出生後,由於母親往往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著比父親更重要的角色,所以母親的文化程度也影響著孩子的智力發展。文化修養較高的母親,不僅要求自己學習,同時也重視幼兒教育,肯花時間為幼兒講故事,並耐心解答幼兒提出的問題。

童年經歷會改變基因程式設計

童年是人一生最有影響力的時期,年幼時的經歷對於一生性格的培養和形成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心理學研究中,心理學家常將成人的問題追溯到童年陰影。近日,來自美國羅德島巴特勒醫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關於童年時期較大精神刺激改變個人精神疾病生物學風險的研究中,發現一種基因變異是導致兩者關聯的根源。

不同於基因組學,表觀遺傳學是指基於非基因序列改變所致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如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等。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99名健康成年人進行了檢測,其中的一些人有著幼年喪失親人或遭受虐待的經歷。研究人員從參與者的血液樣本中抽提出DNA,分析鑑別了糖皮質受體的表觀遺傳學改變。隨後,又對參與者進行了標準激素激發試驗測試,測量了他們的應激激素皮質醇的水平。

研究人員發現,童年時期的不幸有可能引起一種重要的生物壓力應答調控因子——人類糖皮質激素受體基因發生甲基化改變,從而導致患精神病的風險增高。

他們還發現甲基化作用增高與激素激發測試中皮質醇反應遲鈍有著關聯性。

巴特勒醫院臨床及轉化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布朗大學精神病學和人類行為學副教授奧黛麗·特爾卡(Audrey Tyrka) 博士說:“我們過去就知道該基因的表觀遺傳學改變會受到童年經歷的影響,因為此前的動物研究表明,缺乏母親關愛的齧齒動物這一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增高,因此這些動物成年後在應激情況下會對壓力更加敏感和恐懼。”

研究結果表明,在童年時期經歷壓力有可能會改變個體的基因程式設計。這一觀點對於或許有著廣泛的公共健康意義,它揭示了童年創傷與成年後較差的健康狀況,包括罹患精神病和心血管病等疾病的關聯機制。”

在早期的動物研究中,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些能夠逆轉甲基化效應的藥物。特爾卡說:“儘管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幫助我們深入瞭解這一關聯性的表觀遺傳學機制,通過此項研究我們還是更進一步地瞭解瞭如何確定高風險人群及其根源,這或將推動我們開發新方法通過逆轉童年不幸造成的表觀遺傳學效應來防治疾病的新方法。”

結語:你享受到最偉大的母愛的關懷了嗎?好好享受母愛吧!(文章原載於《中外健康文摘》《中國婦女報》,刊號:2012.03,2012.04,作者:荊晶/安平/張珺,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標籤: 母愛 延至 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yunchanfu/8kd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