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養生保健 >

冬季養精蓄銳 淺談養生之道

冬季養精蓄銳 淺談養生之道

目錄:

冬季養精蓄銳 淺談養生之道

第一章:淺談“薄衣禦寒”的冬季養生之道

第二章:冬季騎車上班族口含生薑可禦寒

第三章:冬季養精蓄銳 遵循規律巧養生

冬季養生需要遵循自然規律,需要進補,為來年養精蓄銳。鑑於此,小編今天推薦冬季養生三部曲,教大家如何保健,在健健康康的度過冬季,來年有個好體魄。

淺談“薄衣禦寒”的冬季養生之道

冬季養生保健,“薄衣禦寒”也是不錯的養生保健之道。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冬季薄衣禦寒的具體注意事項,關注養生保健的你千萬不要錯過。

●過度保暖反而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讓人長期處於“溫室花朵”的狀態,變得脆弱而易病。

●“薄衣禦寒”也屬於養生之道,體質熱者、小兒可適當挨凍,但要注意耐寒的同時別受風寒。

日子一天天流逝,眼見已悄悄跨過農曆“大雪”,朝著“冬至”一步步邁進。

防寒保暖——這是西醫尤其是心血管科、急診科、兒科、呼吸科醫生們每年冬季必要跟病患們反覆唸叨的四字箴言。然而也有專家提出,對於體質偏熱者,或是沒有心血管問題在身的老年人,以及青少年兒童,冬天循序漸進地適當“凍一凍”反而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小兒

少穿一件好過多穿一件

別說冬天,就是春秋季節,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喜歡將孩子緊緊‘捂住’,似乎永遠都比大人多穿一件或多蓋一層,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受涼感冒。

日本兒童從很小就開始嘗試身著短褲或者超短裙度過秋冬天了,雖然我們不提倡寒冷氣候下露出膝關節,但這種觀念還是可以借鑑的——嬰幼兒脫離母體後,需要逐漸適應外界寒暖的變化,自己調節體溫,如果從襁褓中就開始過度保暖不抗凍,日後會更加嬌弱,罹患感冒的機率更大。

青少年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高峰期,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遠比成人快,所以體表熱能揮發很大,這也是為什麼孩子稍一活動就滿身大汗的原因。如果衣服穿得過多,出汗不斷而又未及時更衣的話,體液過度消耗,寒風一吹冷卻下來,反而可能生病。

所以對於青少年兒童來說,家長大可不必過於小心呵護,讓其衣著輕便一點更好,即使偶爾感冒也不要太過緊張,畢竟廣州的冬天並不算寒冷,如果他的機體從小就適應了一定的冷空氣刺激,對於其日後習慣性抵禦嚴寒大有裨益。而且這樣能逐步提高孩子面板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對未來強身健體也有好處。

不過,兒童的頭部、胸部等部位如果“捂”多了容易心煩、內熱,但孩子的腹部卻一定要注意保暖,這是因為很多兒童存在脾胃較虛現象,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時,可能引起腹痛,從而損傷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運轉。所以,“肚暖”依然是孩子冬天保健的重要一環。

老人

晨練或冬泳別太猛

雖然冬泳的確能強身健體,但還沒有過此類經驗的老人千萬別輕易嘗試,以免身體適應不了突然的冷刺激而生病。

“防寒保暖”並非適用於所有老年人,對於沒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老年人而言,同樣可以嘗試抗寒鍛鍊。冬泳在我國南北方都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經常可以看到年過七旬的老者臘月裡依然赤膊暢遊。

但每年送醫的冬泳愛好者也不在少數,這類較為極端的抗寒鍛鍊,對於游泳技術一般,或是平時都習慣了用熱水洗臉洗澡、從未嘗試過冷水浴的人來說,實在不宜輕易嘗試。專家介紹,耐寒鍛鍊必須循序漸進,不應隨意挑戰自己沒有把握的極限強度。

冬季晨練也要講究個人條件,夏天每天爬山的人,不見得適合冬天上山。如果曾發生過面癱或心血管疾病,以及有哮喘、咳嗽在身的老者,最好不要在清晨較寒冷時進行戶外鍛鍊,而且山上溫度較低,越發增加患病風險。

如想“馴服”低溫氣候,身體健康的老人可從涼水洗臉、洗手做起,長此以往可增強抵抗力,減少感冒次數。而在“馴服”冷的過程中,老人會自然地增加耗氧量、提高基礎代謝率,高水平的產熱功能甚至可持續幾個月之久,這對於延年益壽都有好處。

體質偏熱者

較氣虛陽虛者更適合耐寒訓練

從中醫角度分析,體質偏熱的人群,較體質寒涼、氣虛陽虛者,顯然更適合進行耐寒訓練。寒冷對前者是可利用的,對後者卻是一種威脅。

體質偏熱者,受到同等程度的寒冷刺激時不會感到不適,反而會覺得很自在;而對於體質寒涼者來說,一旦稍受冷刺激,就可能產生腹瀉、腹痛等諸多消化道反應。

但凡本身就屬於氣虛陽虛的人群,不要違背自身客觀條件而苛求耐寒訓練,而對於體質偏熱者,可以充分通過適當的穿薄衣、用涼水洗臉或擦身、多到冷空氣環境鍛鍊等方式,在冬天進一步增強心肌功能和機體自控能力,人體血管彈性也會由此增強,血液流量增多,從而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同時還可藉此改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功能。

冬季騎車上班族口含生薑可禦寒

冬季來臨,騎車出行時,特別是早上騎車上班,容易被風寒侵襲,感冒及被凍傷的機率大大增加。

為此,冬季騎車上班族,早上出行除了多加衣物和保護手肘等關鍵部位外,還可口含一塊生薑,以增強身體禦寒的保健能力。

姜是世界範圍內的一種重要的香辛調味料,也是亞洲傳統的藥食兩用植物,生薑在我國已經有2500多年的藥用歷史

現代藥理分析證實,生薑的化學成分復 雜,已發現的有100多種,可分為揮發油、薑辣素和二苯基庚烷3大類,其中揮發油中的姜酚有短暫的舒張血管的作用;

另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鐵、 銅、錳、鋅、鉻、鎳、鈷、鍺等多種微量元素,和多種功能性成分。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生薑性味辛、溫,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等 作用,可治療外感風寒、頭痛、咳嗽、胃寒嘔吐;亦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李時珍論述生薑曰:“姜辛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蜜煎、調 和,無不宜之;可疏可和,可果可藥,其利博矣。

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塊,不犯霧露清溼之氣及山嵐不正之邪。”宋代大改革家王安石說“姜能疆御百邪”,也是對 生薑藥效的高度概括。

在我國民間有許多關於讚譽生薑功效的諺語,例如“早吃三片姜,勝似喝參湯”、“冬吃生薑,不怕風霜”等。

冬季養精蓄銳 遵循規律巧養生

“縮頭縮腦”過冬天

眼看著就要迎來12月的冬至,周而往復,年年如此。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先立住腳,才能求發展,等發展到了頂峰,就被稱為“至”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本季的頂峰,凡是“節氣”,便有異於常日,氣機變化明顯,身體敏感或原本體弱的人最容易在節骨眼 兒上發病或者病情加重。

人是萬物之靈,早就懂得改善起居環境,來達到禦寒、保溫的目的。冬天我們要穿羊絨大衣、羽絨服、開暖空調,同時要歇冬、貓冬,有意識地減少外出和活動。

中醫最講究順應自然的養生保健,所以,人們在冬天的生活法則就是養藏。《黃帝內經 》中強調:“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訴,無擾乎陽。”應該“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

所以,在今年的12月22日立冬那天,即便氣溫不低,我們也理應知道冬天來了,地氣已變,早作收斂。冬天養生有些關鍵詞,保暖、關節、養腎和進補,供您參考。

閉藏的反義詞是開洩,也就是說,在冬天要把自己包裹得嚴實一些,一句話別著涼、別把自己凍著了。雖是常理,強調也著實有必要。因為某時尚雜誌的主編,就曾是著名的非秋褲黨人士,穿秋褲就是非常不時尚的行為,讓保暖走開。

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為了美麗不惜“凍”人,愛美的姑娘嫌冬衣臃腫肥大,掩蓋了自己的身段,在冬天依然是衣著單薄。

雖然,出門開車,單位有中央空調,所以,當中受寒的那麼一小段時間就咬牙屏一下。殊不知,寒邪傷人,就是一瞬間、一陣風的事,在出門上車、下車進門的這段時間足夠。

關節 別讓氣血難過“節”

冬季,很多女生都喜歡穿靴子配短裙或呢子短褲,顯得腿部纖細。哪怕穿了天鵝絨厚絲襪,中間裸露的部位,恰是人體最薄弱的膝關節 。

人體的關節是氣血最不容易流通的地方,所以用“關”和“節”來命名。有時,你摸摸大腿、小腿是溫熱的,而膝蓋卻往往是涼的。很多人受了風寒溼 邪,出現腰腿疼痛之前,都是先出現關節疼痛 ,也就是關節炎。

在冬天不閉藏的結果,就是先耗傷寶貴的陽氣,接著外來寒邪入侵到體內,有人會反覆的感冒發燒,有人會出現經常性的肌肉骨骼疼痛,有人面部和面板會出現黑斑、黑點,寒氣入血入髒以後,不僅會導致瘀血梗塞,還會導致人的出現陰寒負面的精神情緒。

養腎 冷麵溫齒熱足

《黃帝內經 》裡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所處也,其充在骨。”既然腎臟是封藏之本,冬天應該重點養護的臟腑理應為腎。

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保健方法對於養腎就有裨益,冷麵、溫齒、熱足,是養腎的三部曲。

冷麵

是用水溫20℃左右的水洗臉,注意並非是自來水龍頭裡放出來的水,太冷的水反而容易將毛細血管凍裂。冷水洗臉,可以讓頭腦保持冷靜,增強面部血管彈性,增強面部面板彈性。如果有時間,用冷熱水交替洗臉,效果更好。

溫齒

是用水溫35℃左右的水刷牙和漱口。牙齒和牙齦在35℃左右溫度下才能正常新陳代謝。所以,一口冰可樂下去,很可能就凍到了牙髓。“齒為腎之餘”,也就是說腎氣在身體主要器官執行之外,掌管牙齒。養護好牙齒,也就是維護腎臟的靠譜行為。

熱足

是指睡前用45℃-50℃,這樣略高於人體體溫的水泡腳按摩。常言道,寒從足下起,腳是人體內,距離心臟最遠的支端,也是人體裡腎經、脾經、肝經這三條陰經和膀胱經、胃經、膽經這三條陽經的交接點,在運轉氣血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用手朝腳跟的方向握住腳趾,當中凹下去的那個窩,就是足底的湧泉穴 ,是腎經的起點,每天堅持按壓30次,能補腎、暢通二便。如果洗淋浴,就把水柱開到最大,從高處衝砸次穴,替代按摩。

進補就是吃肉吃人蔘鹿茸嗎?這是歷來對中醫進補的誤讀。補的本義是補缺口、補漏洞。就如做飯的鍋漏了,丟進去多少好東西也枉然。人身上有三寶 ,精、氣、神,一樣都不可以漏。

漏精

是指慢性出血、女性例假淋漓不斷、男性漏精、入睡後盜汗、流口水,迎風流淚等。

漏氣

是指腠理難閉合,身體總是發低燒、穿多少衣服對風寒也敏感、非常怕冷、反覆感冒。

漏神

輕的叫走神,中度的叫恍惚,重的叫魂不守舍。失去了物質基礎的精氣做基礎,就容易漏神。這也是冬天人們容易抑鬱的原因。

在冬天應該怎麼進補呢?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蔬為充。五穀是放在首位的,泛指五穀雜糧,是種子。種子是直接繁育下一代的,蘊藏的是天地精華,用來養精蓄銳的根本。在寒冷的冬天裡,為減肥不吃飯,只吃冰冷的蔬果,無疑是本末倒置,糟蹋身體。

各種豆類,如黑豆 、黃豆等等,形狀就是人類腎臟的模樣,補腎效果一流。如今女明星在介紹美容心得時,都會說每天喝一杯自榨的豆漿。黃豆性也偏涼,所以,建議一週來三兩杯性平的黑豆豆漿,養顏進補。

各種堅果,如芝麻、榛子、杏仁、花生、大小核桃,也是種子類補腎佳品,在冬天食用,也不覺油膩。堅果類種子,最好烤熟加點鹽食用,能潤腎軟堅。你看,對於體質健康的人來說,就這麼平常便宜的東西竟然都是進補良方。

當然,如果體質有偏頗,還是要在醫生的建議下,用對症的膏方糾正偏頗體質,為來年打下基礎。

結語:寒冷並不可怕,對環境的適應是人類的本能。挨凍和保暖並非完全的醫學歧義,而是針對不同體質、年齡、身體條件的人群,提出的具體個性化要求,‘凍’並非人人能接受,相應的,‘暖’也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有好處。過度保暖反而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讓人長期處於‘溫室花朵’的狀態,變得脆弱而易病。“薄衣禦寒”也屬於養生之道,但如何在鍛鍊耐寒的同時別受風寒,確實是門技術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baojian/3ky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