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健康生活 >

養生須重“調情志”

養生須重“調情志”

在養生方面,大多數人主要採用的是藥食滋補、體育活動等兩種方法,而對於“調情志”這一傳統養生方法卻並不重視。

養生須重“調情志”

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祖國醫學在闡述疾病的成因時,把七情太過解釋為人體發病的內因。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這說明情緒不良會破壞機體的穩定和平衡,從而誘發疾病。七情太過不僅傷“形”,而且傷“神”。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指出:“七情致病,內傷臟腑,外傷氣血。”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髒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則營衛失度,血氣妄行,喪生之本也。”

古今養生家和醫家都非常重視對七情的調攝,以此作為健身、益壽或治療疾病、促進藥效的手段。《黃帝內經》總結了恬淡虛無的調攝法,指出人們若能保持愉悅安靜、虛懷若谷的精神面貌,遇到意外事件能正確對待,自解、自語、自悟,才能頤養真氣,卻病增壽。

古代養生家把情緒調節作為治病的良藥,認為“行寬心和是一藥,心靜意定是一藥,忿恨自制是一藥,解散思慮是一藥,恬淡寬舒是一藥”。而醫家更重視調節情志,明代醫學家汪綺石認為將七情調攝與藥物治療相結合,是預防和治療虛勞之病的根本之點。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許多病人在患病之前,往往經過情緒上的某種壓力,持續的緊張和焦慮會造成心血管機能的紊亂,誘發高血壓和心臟病等疾病。因此,當代的心理治療也注重吸收傳統醫學中關於養心的理論與方法,以促進現代人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標籤: 須重 情志 養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ankang/dlk6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