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民俗 >節氣 >

芒種節氣 芒種送花神表示感激

芒種節氣 芒種送花神表示感激

中國自古就有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對應的農事活動是不同的,你們知道今年的芒種是什麼時候嗎?芒種是幾月幾日呢,芒種節氣都有哪些習俗呢?不同的節氣都有不同的習俗,每個地域不一樣,習俗也不同,下面趕緊來看看吧!

芒種節氣 芒種送花神表示感激

氣溫升,芒種到.眼睛一眨,又一個節氣了說。

芒種三侯螳螂生:螳螂因感受到陰氣破卵而出。

鵙始鳴: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

反舌無聲: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作為24節氣中的老九,今年夏天的第二個節氣,芒種幾個意思呢?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送花神

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人們認為,芒種已過,百花開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是日,人們要設案供物,焚香祭祀,來為花神餞行。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芒種節道:“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飄,花枝招展。

按照古老的說法,芒種過後,各種盛開的鮮花開始凋落,花神退位,人們便會隆重地為她踐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來年再次相會,這就是送花神。如今,送花神這一習俗已經不存在,而名著《紅樓夢》裡卻有關於為花神餞行場面的精彩描寫:“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這日,都要擺設各種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錢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絞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這裡大概說的是,大觀園中的女孩兒們為花神餞行,首先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次是為花神準備好上路的交通工具(轎馬)以及莊嚴而堂皇的儀仗(“千旄旌幢”)。

這段話中的“千旄旌幢”給大家解釋一下:千,指的是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施是旗杆頂端綴有旋牛尾的旗,族與旋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裝飾,幢之形似傘。從中可看出,大戶人家在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華麗場面,同樣也展現出了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很值得現代人思考與學習。

芒種習俗

嫁樹

芒種是農忙季節,在山西榮河開始收穫大、小麥,當地人稱之為“農忙”。有諺語說:“麥黃農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節氣,婦女也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而在河北鹽山則是在“忙中”這天有“嫁樹”的習俗。就是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煮梅

芒種也是梅子成熟的時節,在南方每到5月、6月份梅子就會成熟。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三國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到了芒種時節人們也會煮青梅,那麼什麼是煮梅呢?在我國,青梅主要生長在廣東、福建、海南等南方省份,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果酸以及維生素C。

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如今,加工青梅的方式有很多,如鹽漬、製作蜜餞、取汁、熏製、釀酒、製藥等。

芒種時節有煮梅的習俗,這一習俗歷史悠久,早在夏朝便已經有了。

由於梅子味道酸澀,很難直接食用,必須要加工後方可食用,便有了煮梅。煮梅的方法很多,有用糖與梅子一同煮或用糖與晒乾的青梅混拌均勻,使梅汁浸出,也有用鹽與梅子一同煮或用鹽與晒千的青梅混拌均勻,使梅汁浸出,比較考究的還要在裡面加人紫蘇。北方產的烏梅在我國很有名氣,將其與甘草、山植、冰糖一同煮,便製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湯。

如果在裡面加人桂花滷,然後冰鎮後再飲,則其味更絕。現在有很多加工的梅乾蜜餞,如話梅、奶梅及甘草梅等,都大受人們的喜歡。

安苗求豐收

芒種安苗是安徽績溪的農事習俗。相傳“安苗”起源於唐末宋初,清道光末年起逐漸興盛。據史料記載,農曆六月初六是天公天母壽辰,是日在田頭地角鳴鑼、燒紙、插小紅旗。伏嶺、北村、胡家、鋤頭一帶各村於芒種後第一個“龍虎日”請僧侶做齋,然後撐旗打鼓,抬著太尉老爺巡遊田阪,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故謂“安苗”。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芒種前,各農戶稻秧栽插完畢,五穀下種,農民以此感到欣慰,為表喜悅,各村族長召集德高望重的長輩選擇吉日,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於是,各村待最後一農戶稻秧栽插完後,便由族長出示“安苗貼”昭示安苗日期,各村“安苗”不同日,由村主事視本村家事進展而定。雖然各村做包、操不在同日,但在某村“安苗”之日內,不僅本村人可隨意走家串戶品嚐安苗包、棵,外村人也可進村入戶同亨口福,其樂融融,充滿了節日氣氛。

芒種時節,多吃“八寶”

第一菜:黃瓜

黃瓜是涼性蔬菜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鉀低鈉的特點,適合夏天人們大量出汗後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無機鹽。涼拌黃瓜是最好的吃法。脾胃虛寒的人可以清炒黃瓜,或者做黃瓜餡兒水餃。

第一鮮: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溼,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溼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第一菌: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稱,夏天多吃點黑木耳,一方面有利於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涼血、增加食慾之效。

第一肉:鴨肉

四季之中,鴨肉特別適合夏季食用。俗話說得好:“防苦夏,吃吃鴨”。鴨肉富含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治疾病。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第一谷:薏米

薏米是清除體內溼毒的好食品,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溼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第一粥:綠豆粥

綠豆亦食亦藥,可以搭配大米或黑豆等其他豆類做成雜豆粥,能補充更多的微量元素和B族維生素。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藥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

第一飲:酸梅湯

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這幾種。《本草綱目》記載:“梅實採半黃者,以煙燻之為烏梅。”該湯消食閤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第一瓜:西瓜

夏天出汗多,隨著汗水的排出,丟失的營養也多,適當吃些西瓜,不僅能補足丟失的水分,更能增加營養。新鮮的西瓜汁和鮮嫩的瓜皮還能增加面板彈性,減少皺紋,增添光澤。

結語:中國的古人還是非常聰明的,能夠根據不同的農事活動劃分出二十四節氣,為後人創造了很便利的條件!相信上述介紹的這些芒種的習俗,能夠讓大家更好的瞭解中國的古代習俗,平時也可以多多瞭解哦,這樣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養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insu/jieqi/4pe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