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常見疾病 >

中醫體質調理方法有哪些

中醫體質調理方法有哪些

在我國,中醫精深入了人們的生活和心裡,對於中醫的信賴遠高於西醫上的治療。所有不少人選擇用中醫來調理身體,因為中醫上把每一種都分為不同的體質型別,從而針對這類人群做一個有效的調理方式,那麼中醫體質調理方法是什麼呢,我們比較常見的是食補和鍼灸,是一個比較深奧的醫學,下面就來簡單的介紹及個體質。

中醫體質調理方法有哪些

氣虛質

總體特徵: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喜冒險。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康復緩慢。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溼邪。

陽虛質

總體特徵: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心理特徵:性格多沉靜、內向。發病傾向:易患痰飲、腫脹、洩瀉等病;感邪易從寒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溼邪。

陰虛質

總體特徵:陰液虧少,以口燥咽乾、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體形偏瘦。常見表現:手足心熱,口燥咽乾,鼻微幹,喜冷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心理特徵: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發病傾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從熱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

我們平時所處的環境和飲食方式,都會影響自身體制的形成,在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還是痰溼體質,而且常見人群就是辦公室的上班族,缺乏鍛鍊,並且食物不易於消化。所以在進行中醫調理的同時,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否則中醫調理起不到良好的療效。

標籤: 調理 體質 中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bing/o6rd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