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健康生活 >

養生防病 試試音樂入藥法

養生防病 試試音樂入藥法

目錄:

養生防病 試試音樂入藥法

第一章:養生防病 試試音樂入藥法

第二章:音樂入藥 提高免疫舒緩情緒少病痛

音樂無國界,即使語言不同,但傳遞的情感可以跨越種族的界限傳達到每個人的心底。而現在科學表明,音樂不僅是情感的寄託,甚至對養生保健都有很大的作用!

養生防病 試試音樂入藥法

音樂是一種旋律,一種語言,一種心境。經常聽一些舒緩平和、優雅空靈的古樂,可以放鬆緊張心情、緩解身體的不正常狀態。這是時下許多人的愛好與習慣。但採用音樂養生或治療某種疾病,很多人並不太瞭解其中的奧妙。

音樂具有精神效應、聯想效應和心身效應,是調節精神心理狀態的最佳手段之一。音樂的節奏、力度、旋律、和聲,可以不同程度地影響人的精神心理活動。特別是與人的生理節奏合拍,令五臟中和清安、氣爽神清的樂曲,可對身心起到很好的養生保健作用。

陰陽之音調整機體平衡

音樂與人的心理、生理有著密切的聯絡。《黃帝內經》記載:“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徵,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角、徵、宮、商、羽五音稱為“天五行”。

根據陰陽五行理論,古人把五音(宮、商、角、徵、羽)與人的五臟(脾、肺、肝、心、腎)和五志(思、憂、怒、喜、恐)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即五音配五臟,五臟配五行,五行配五志。按此理論產生的音樂療法為“五音療法”。

中醫認為,自然界有陰陽,人體有陰陽,音樂有也陰陽。如高音為陽,低音為陰;大調為陽,小調為陰;強為陽,弱為陰;剛為陽,柔為陰;金革之聲為陽,絲竹之聲為陰。古人將古琴、古箏、竹笛、竹簫等樂器與五音對應,即“琴羽、箏商、簫角、笛徵宮”,五個調式分別代表五行,對應五臟;每個調式分為陽韻和陰韻兩個部分,陽韻用於補益髒虛,陰韻用於清瀉髒實,以調整人體陰陽的偏盛與偏衰。據文獻記載,宋代名家歐陽修通過學琴,治好了抑鬱症和手指運動功能障礙。

臨床研究發現,通過特定的音樂頻率、節奏產生的聲波,能與人體組織細胞發生共振,放鬆人類的神經系統,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由於疾病、壓力而產生的機能失調。因為這種醫學原理,音樂治療被廣泛運用於失眠、頭痛、心悸、焦慮、憂鬱等疾病。

中和之美調和情志平衡

在電視劇《金婚風雨情》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女主人公舒曼為了想要一個健康孩子,在與丈夫同房前特意放上一曲《舒伯特小夜曲》。說明音樂對人的意念和情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醫學早已從整體理論中認識到,人的各種情志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約的動態關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當某種情緒過甚而致發病時,可以用另一種“相勝”的情志來“轉移”、“制約”或“平衡”它,從而使過度的情緒得以調和與平復。

中國音樂強調“中和之美”,強調和諧、自然,不追求強烈。它能平衡人們的身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另外,中國音樂表達朦朧、超越的藝術意境,與人類精神心理世界緊密相聯,而其中音樂與情緒的相關性比較容易把握,可以成為與現代醫學和現代音樂治療學之間溝通的重要銜接點之一。如針對亞健康,可以開發不同的慢性疲勞調理音樂、失眠調理音樂、健康背景音樂等,加上音樂治療的多元化、規範化等系統調理模式,誘導不同型別患者進入音樂意境,使他們從膚淺的感官欣賞昇華到理智的高層次欣賞,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和效果。

天籟之聲調解個體差異

音樂養生,中醫也講究順應自然和辨證論治,不同季節、不同時段、不同人群、不同體質,選擇的音樂也各有不同。

春季,五音為角調,對應五臟是肝。時逢春風和暖、陽光明媚之際,患有眩暈耳鳴、肢體麻木、情志抑鬱之人,聽一曲積極向上的陽韻音樂,如《喜洋洋》、《步步高》、等,可補益肝腎、散寒解鬱;春季也有雨冷風急、春寒料峭之時,患有頭昏腦漲、煩躁易怒、失眠多夢之人,可聽悲情傷感的陰韻音樂,如《嘎達梅林》、《二泉映月》等有傾瀉肝火、平肝潛陽的功效。

臨床研究發現,肝陽上亢型別高血壓病人容易發怒,給予有商調式或悲傷色彩較濃的音樂聆聽,有制約憤怒和穩定血壓的良好作用,比較其他型別音樂差異顯著。

中國古典音樂演奏出每一個調式,均選用一種樂器主奏,如冬季為羽調,對應是腎,主要樂器為琴。雖形態至簡,但氣韻至深,婉轉、沉靜、悠揚的音波可直入五臟,振動其氣機,疏導其瘀滯,伐其有餘而補其不足。餘瑾說,多聽音樂、鑑賞音樂,不僅是一種生活調劑,還是一味良藥。如果在清靜整潔的環境中,聚精會神於音樂旋律之中,可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而強身健體。

聽音樂調暢情志

自古以來,人們就認識到音樂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同的音樂可以影響不同臟腑的功能,可以調節人的情感,激發不同情緒,從而消除精神上的壓力,起到調整臟腑的作用,有利於恢復健康。

當心情不安、思緒紊亂時,聽民族樂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等,可起到安定情緒、調理思緒的作用;當精神憂鬱時可聽樂曲《小開門》、《喜相逢》、《夜深沉》、《光明行》等,能減輕或緩解憂鬱、振奮精神;當煩躁易怒時,可聽琴曲《流水》、古箏曲《風入松》、二胡曲《漢宮秋月》等,能使心緒平靜安和。

音樂入藥 提高免疫舒緩情緒少病痛

音樂也能當藥?音樂治療是一門知者甚少卻古老的科學,1500年前的歐陽修就靠音樂療法治癒了“幽優之疾”和手指痙攣。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協奏曲還能改善智力和記憶力。緊張的大學聯考學子們不妨來個音樂按摩,放鬆精神輕鬆赴考。音樂治療還用於失眠、抑鬱症、老年痴呆、中風、兒童自閉等領域。

音樂治療是醫生為被治療者有針對性的設計音樂活動,讓被治療者接受這種音樂心理體驗後,“情緒、行為及思想觀念上產生改變,讓他能對環境有更強的適應性,並得到心理成長,獲得成功的人生體驗,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專家解釋。

音樂可降低感染率

中國音樂治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歐陽修,當時孫道滋以“宮聲數引”使歐陽修的“幽優之疾”得到治療。歐陽修為此作“送楊置序”向他的朋友楊置推薦用音樂“平心”、“養疾”。在學習彈琴的過程中,歐陽修的手指拘攣也被治好了,他在《琴枕》中說:“昨因患兩手中指拘攣,醫者言法,數運動以導其氣之滯者,謂彈琴為可。”

二戰中美國醫生為受傷的戰士播放音樂,使傷口感染率降低,死亡率降低,這種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此後音樂治療逐漸發展成一門現代學科。它引入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使求治者在音樂治療師的共同參與下,通過各種專門設計的音樂行為,經歷音樂體驗,達到消除心理障礙,恢復或增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音樂按摩可緩解大學聯考緊張

“有疾病的、亞健康的甚至健康人都可以接受音樂治療。”專家說,音樂治療可用於緩解精神緊張、失眠、抑鬱症、更年期綜合徵、兒童智力低下、自閉症、老年痴呆、中風、帕金森綜合徵等。

大學聯考的黑色六月時,專家建議,大學聯考生不妨做個音樂按摩。大學聯考生可以在家,躺在床上,聽一些疏肝理氣的音樂,例如歡樂歌,以及自己喜歡的比較舒緩的音樂。

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協奏曲

提高兒童智力與記憶力

專家介紹,音樂可以使兒童自主神經系統的紊亂趨於正常,在自閉症的治療中,音樂治療有重要意義。目前專家治療過的40多個自閉症兒童,經過一段時間音樂療法的治療後,孩子們的溝通能力增強,語言表達豐富程度增加,刻板行為也有所收斂。自閉症的孩子拒絕和外界溝通,而音樂正是很好的溝通方式。聽到喜歡的音樂,孩子會安靜下來,注意力集中,或手舞足蹈。

專家說:“科學研究已經證明,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協奏曲對於兒童的智力和記憶力都有改善作用。”

老年痴呆可玩打擊樂器

患老年痴呆或中風、帕金森綜合徵的病人,可進行“打擊樂器配合背景音樂演奏法”治療。“5~7名老人組成一個治療組,在歡快的音樂中,自己打鼓配合音樂背景,讓老人的自主意識和精細動作程度都有顯著提高。”專家介紹,音樂治療在腦病方面有廣泛應用,國外的科學家將音樂用於治療中風偏癱引起的步態異常,結果顯示,接受了音樂治療的人步幅增長為18 %,步速的增長為27 %,而沒有接受音樂治療的人步幅增長為0,步速增長只有4%。

結語:音樂可以舒緩我們的情緒,對人的健康有莫大的好處,所以大家平時不妨多聽一些好音樂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ankang/8v8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