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民俗 >節氣 >

立冬養生 尤其注意關節炎

立冬養生 尤其注意關節炎

寒冷冬季是關節炎的高發季節,除自然的生理退化之外,在潮溼、寒冷等氣候環境因素,是誘發和加劇骨性關節炎進展的重要原因。小編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貪圖風度而失去了溫度這樣的話,疾病會時不時的光顧你的身體。

立冬養生 尤其注意關節炎

關節疾病的高發期

許多關節炎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季常常因為怕冷而窩在家裡,由於活動少,關節部位出現粘著感,稍微一動就會疼痛;寒冷的天氣容易引起四肢血管收縮,血供減少,許多年輕女性在寒冷季節喜歡下身穿一條緊身薄褲,穿靴子、穿裙裝,外罩一件長大衣。雖然大衣在表面看來能把膝蓋遮擋住,但是寒冷的空氣還是會順著腿滲進關節處,造成腿部血管痙攣,使膝關節周圍供血減少,導致關節抵抗力下降。年輕時可能因體質好,暫時不會表現出來,等到中年後關節炎甚至其它疾病就會悄悄找上門來。

立冬養生保護好關節

保護關節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寒冷的冬季尤其要注意以下4點。

一、注意保暖

尤其是注意四肢末梢的保暖。這是因為四肢末梢血液迴圈差,對外界溫度變化敏感,因此在冬季外出時要戴上手套、帽子,穿保暖的棉鞋。有膝關節炎的患者最好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溫度的突然變化會刺激關節周圍的神經,因此,從溫度較高的環境到溫度較低的環境時要特別注意,如從火爐邊或有暖氣的室內到寒冷的室外,要注意新增衣服保暖。

二、適當運動

許多關節炎患者在觀念上有個誤區,認為患了關節炎要多休息,少活動,才能保護好患病的膝關節,其實這對保護關節並不利。患了關節炎,既要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又要進行適當的功能鍛鍊,以增強肌肉韌帶的力量和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縮,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延緩和減慢關節病的程序。關節炎患者鍛鍊總的原則是“休息關節,鍛鍊肌肉”。鍛鍊方式要科學,活動專案要適當,活動強度要適量,游泳、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在寒冷的冬季可以適當選擇室內運動,如做床上抬腿運動,用大腿帶動小腿,膝關節不彎曲,這種鍛鍊方式的好處是不受場地的限制。關節炎患者不適宜進行劇烈活動,如蹲馬步、蹲下起立、爬樓梯、登山等,這些活動會增加關節負荷,加劇關節的磨損。

三、飲食合理

每日膳食必須多種食物適當搭配,以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在寒冷季節可適量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多、熱量較高的食物。中老年人在膳食中注意多食含鈣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蝦皮、海帶、核桃、土豆等,可增加鈣質攝入。另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多吃蔬菜水果,也有利於膝關節的保護。

四、養成良好習慣

生活要規律,避免關節損傷。女孩子不要長時間穿高跟鞋,最好穿鬆軟、鞋底有彈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閒鞋,這樣可以減輕重力對關節的衝擊,減輕關節的磨損。在上下班途中或者在辦公室感到足部很疲勞時可以換一雙平底鞋。老年人不宜提重物,不宜爬高、搬重物,以免造成關節損傷。

當出現反覆膝蓋疼痛、酸脹,下樓腿疼時,或天氣變化時關節不舒服等症狀,應引起重視,這些都是關節疾病初期的訊號。章亞東說,當存在關節病的典型症狀關節疼痛、腫脹和關節運動功能減退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診斷。

早期的關節病經過對症治療、保護和鍛鍊,能夠緩解症狀、改善功能、延緩病程及矯正畸形。

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1.飲食調節

不同型別關節炎患者的飲食原則不同。目前無確鑿的證據證實營養缺乏與關節炎之間有必然的聯絡,但營養缺乏可能導致關節炎加重,而營養過剩、肥胖則可誘發或加重關節炎如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患者常常由於全身的炎症反應,出現貧血、消瘦等營養不良的表現。其他感染性關節炎也可由於急性期炎症導致機體消耗,不利於關節炎的恢復。上述患者應儘可能補足每日所需的營養物質,必要時給予胃腸營養,改善機體的抗病能力。與上述情況相反,骨關節炎及痛風患者多存在體重超重,尤其是痛風患者,常存在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紊亂,過高的血尿酸水平誘發及加重關節炎。因此,骨關節炎、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應適當控制飲食、適當減輕體重,減輕關節負擔。建議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減少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水產品的攝入,多進食鹼性食物如油菜、白菜、胡蘿蔔及瓜類,嚴格限制飲酒,主要限制白酒及啤酒。目前尚無證據證實紅酒可誘發痛風,相反,飲適量紅酒可能有利於降尿酸,而飲茶、咖啡及牛奶也可能有助於降尿酸。

2.避免誘發關節炎發病的環境因素

關節炎與環境尤其是感染的關係不可忽視。鏈球菌感染後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均與感染有直接關係。潮溼的環境有助於某些病原菌生長,與關節炎的發病有一定關係。因此,平時應注意衛生,保持居室通風和空氣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鏈球菌傳播,加強體格鍛鍊,提高抗病能力,防範於未然。

近年發現,吸菸與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有顯著相關性。吸菸人群罹患類風溼關節炎的機率明顯升高,且吸菸會影響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戒菸成為類風溼關節炎的預防措施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環境因素如紫外線、某些化學物質的接觸,有可能會導致某些易感人群產生異常的免疫反應,導致不同關節炎的發生。

3.患者教育、精神及心理調節

免疫系統的穩定與情緒具有相關性。臨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經歷了不良生活事件後出現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現,因此保持樂觀、穩定的心態,有利於預防風溼性疾病。囑咐患者保持樂觀的情緒,消除抑鬱狀態,以積極的態度與疾病做鬥爭,對關節炎的治療意義重大。

4.功能鍛鍊及生活方式的調整

長期關節病變會導致關節活動受限及肌肉萎縮,功能鍛鍊是關節功能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功能鍛鍊時要注意鍛鍊的時機、型別及強度。無論選擇何種運動,均需從小量開始,循序漸進,以運動後不引起關節疼痛為宜,否則需調整鍛鍊強度及減少鍛鍊時間。在有條件的醫院,上述功能鍛鍊應在風溼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此外,患者應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站立時需直立,多睡硬板床,保持仰臥位避免屈曲攣縮,枕頭要低,一旦出現上胸椎及頸椎受累應停止使用枕頭。而膝關節炎患者則應避免穿高跟鞋。

5.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直流電療及藥物離子匯入、低頻脈衝電療、中頻電流療法、高頻電療、磁場療法、超聲療法、鍼灸、光療法即紅外線、紫外線、冷療。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根據關節受累的部位和性質,選用合適的物理治療能更好地緩解關節症狀及促進功能恢復。急性關節炎期,使用紫外線照射可減輕關節炎症,亞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溫熱療法為主。

6.藥物治療

選擇治療藥物時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關節炎的種類、症狀的特點;

2)患者年齡、是否伴發其他疾病、是否並用其他藥物、是否妊娠;

3)藥物的功效、耐受性、安全性、劑量、依從性;4)藥物的價格及患者的承擔能力;

7.免疫及生物治療

此類治療是針對關節炎發病及導致病變進展的主要環節,如針對細胞因子的靶分子治療、血漿置換、免疫淨化、免疫重建、間充質幹細胞移植等,主要應用於其他治療無效、迅速進展及難治性重症關節炎患者,主要為類風溼關節炎。

8.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主要包括關節腔穿刺、滑膜切除、關節置換、關節矯形、關節融合。並非每個患者均需進行關節腔穿刺,要嚴格掌握臨床適應症。已經確診的關節炎,但個別關節持久不愈的關節腔較多積液,影響患者關節功能時可進行關節腔穿刺抽液並給予腔內注射藥物。關節腔注射常使用的藥物為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及透明質酸。前二者多用與類風溼關節炎。其中關節腔內注射激素同一關節穿刺頻率無限制,但若注射1-2次後效果差不應繼續注射。骨關節炎患者首選透明質酸。關節腔注射後避免關節過度活動,以免藥物滲出引起區域性腫脹。

總結:通過以上小編的敘述相信你對冬季關節炎高發有所瞭解了吧,在寒冷的冬季切記要保暖,女性們不要一味的為了美麗而不顧及身體,希望小編給大家的建議能夠幫助大家過個溫暖健康的冬季。

標籤: 立冬 關節炎 養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insu/jieqi/po7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