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 >疾病調理 >

祛溼湯 春季喝8款祛溼湯不再“溼漉漉”

祛溼湯 春季喝8款祛溼湯不再“溼漉漉”

你知道春天該怎麼祛溼氣嗎?祛溼氣該吃什麼嗎?溼熱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有時候常會因為這個問題而導致自己周身不舒服,幹什麼事情都沒勁,有病就需要及早解決,否則長期病痛存於體內容易發展到不可收拾。

祛溼湯 春季喝8款祛溼湯不再“溼漉漉”

1、薏米紅小豆粥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裡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

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

既要去溼,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

2、健脾祛溼湯(2~3人分量)

材料

淮山(幹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

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淨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3、和中化溼湯(3~4人分量)

材料

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

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適合溼熱脾虛者飲用。

4、清熱去溼湯(2~3人分量)

材料

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

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去溼,清熱毒。

5、鵪鶉去溼湯(2~3人分量)

材料

鵪鶉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

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適合清熱去溼,潤肺化痰。

6、橫月利去溼湯(2~3人分量)

材料

豬橫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薑2片。

做法

把豬橫月利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但清熱去溼,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7、草龜去溼湯(3~5人分量)

材料

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伏苓250克,紅棗6個。

做法

把草龜、豬肉、土伏苓紅棗一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有清熱去溼及解毒功能。

8、黃瓜去溼湯

材料

老黃瓜800克(去核囊)陳皮25克,粳米25克,鴨腎2個,清水適量。

做法

老黃瓜去核囊、切大塊,陳皮略浸泡、刮囊、洗淨,鴨腎洗淨、飛水、切片,粳米淘洗乾淨。砂鍋加清水,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先猛火煲開,然後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有清熱解之效,適應煩熱,咽喉痛,小便赤熱等症。

祛溼的食物有哪些

1、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開胃,利水通淋。適合患有水腫及淋症的人士。建議讀者用玉米煎湯代茶,最好加入玉米鬚同煮;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此湯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

2、薏米

生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溼。適用於脾虛洩瀉、水腫及風溼人士。建議讀者可用生薏米煲粥食用,亦可加入淮山(打碎)同煮。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於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溼痺痛、脾虛洩瀉、扁平疣等病症。

3、芡實

又名雞頭子,是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芡實性平和,藥味甘澀,含有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芡實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溼、滋養強壯的作用,它與蓮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斂鎮靜的作用比蓮子強,適用於慢性洩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痠等。此外,芡實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使人臉色紅潤、白皙。

4、赤小豆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能健脾利水,解毒消腫。適用於有肥胖性水腫、腳氣、腹脹腹瀉等症人士。建議讀者可用赤小豆、桑白皮,水煎煮約20分鐘,飲湯食豆或煲湯時加入赤小豆。可以利水除溼,通乳,解毒排膿。宜於溼熱洩瀉。

5、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結語:一到春天我們身體中的溼氣就非常重,那麼祛溼的食物有哪些呢?上面的文章就是有關去溼氣的問題。這時就該喝點祛溼降火的湯藥來祛溼降火。許多慢性病都是倚仗溼氣而存活的,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祛溼。

標籤: 祛溼 溼漉漉 春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yinshi/jibing/wwmexn.html